海棠文

分卷阅读1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东宫难为 作者:浮生闲散

    分卷阅读18

    国夫人这句话,默然不语。

    却听韩国夫人接着说道:“杜预一届胡杂,今日虽然占了洛阳,却成不了什么气候,他还不配陛下您御驾亲临。圣上有子嗣,太子,齐王都是人中龙凤,如今正是锻炼他们的时候,为何不派他们前去……”

    韩国夫人话未说完,却被郑元忠打断,郑元忠故意生气的说道:“军国大事,阿姊怎能多言!”说完便拉着韩国夫人跪下。

    韩国夫人一改往日无礼的气焰,也忙跟着说道:“妾身失言了,请圣上恕罪。”

    皇帝道:“算了,亲征之事朕会再做考虑。”

    “殿下您是不知道,那几人一唱一和,演的可真是好!”小高一边学着郑贵妃的样子,一边忍不住说出心里话。

    小高是今年年初来东宫侍奉的,马怀仁说他是故人之子,因为父亲得罪了刘毅,被罚没入宫中,今年不过十三岁。李承勋对马怀仁一向信任,也没有多疑。

    不过这孩子也确实机灵,自从他来了之后,宫中朝中的消息都灵敏不少。

    李承勋看着他那样子,忍不住笑了笑,让他坐下来,转而对陆九龄说道:“我从出生至今,从未离开过长安。相信这次能去很多地方,长更多的见识。”

    三日后,皇帝诏李承勋和齐王入宫,问他们对平乱之事的看法。齐王亦已经得知韩国夫人提议让李承勋和自己领兵出战的事,知道这必是郑氏的毒计,便故作糊涂。

    而李承勋却是一反常态,不但身体看起来平常康健了许多,而且主动请缨,直言愿意代皇帝出征。

    皇帝听了,看了看齐王,道:“你身体一向不好,朕本属意齐王,亦或你与齐王一同前去。”

    李承勋却回道:“儿臣深知征战并非儿戏,熟虑多时才敢向父皇请缨。儿臣是太子,又是兄长,理应在此时为国为父分忧。”

    皇帝到不再说什么,让李承勋和齐王退下。

    等出了麟德殿,齐王拦住李承勋问道:“你这次又卖的什么药?就你这身体还要去出征?”

    李承勋反问道:“我不去,难道你会去吗?”

    “那就都不去,郑元忠又能怎样!”齐王气的甩了甩衣袖,正要走开,却被李承勋一把拉住。

    此时殿外的大道上并没有几个人,李承勋摈退了身边的人,语重心长的对齐王说道:“父皇轻信谗言,我若不主动请缨,怕是你我二人都要被派出去。虽不知他这次又要有什么阴谋,但这等危急之秋,你我兄弟二人,能保一人,也是好的。”

    齐王听了,却也平静下来。

    李承勋接着说道:“你我自幼并不亲密,但如今若再不能兄弟同心,怕是家国都要被那奸臣窃取。”

    齐王沉默不语,又听李承勋接着说道:“我走后,你便是宫中年纪最长的,相王,五郎他们都要拖你照顾。”

    “这我知道。”

    “也不知此去,能否再回来,”李承勋苦笑了一下,接着看向齐王,“你的性格冲动,这些日子要多加隐忍,养精蓄锐。”

    齐王点点头,说道:“现在,到还真是有些……”

    李承勋摇了摇头,示意他不用再说。之后准备离开,却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还有……”李承勋压低了声音,凑到齐王耳边:“一旦宫中有变,你可去找东宫右率方常旭,我那九千府兵,供你差遣。”

    齐王听了这话,瞳孔陡然放大,却见李承勋依然面色平静,慢慢说道:“天下祸乱的根源在何处,你我都该明白。大唐的江山社稷,往后就要倚赖你了。”

    未过两日,皇帝的制书便下来,任命李承勋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卢崇祚为副元帅,又在长安募兵,并把在京的边兵及飞骑集中起来,共计五万人,由卢崇祚统率出关平乱。

    战事紧迫,是一刻也耽搁不得,李承勋命人在东宫收拾,自己则去了裴后的寝殿。

    裴后此刻正在寝殿与宫婢下棋,见李承勋来了,就让他陪自己到殿外散散心。

    向西走到太液池边,见到不远处含凉殿中,有琵琶弹奏的声音。原来皇帝下朝之后,便去了含凉殿,此刻正在里面弹着琵琶,而郑贵妃则在跳舞。

    裴后看着含凉殿,感叹道:“我幼时有位高常侍写过一首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时至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李承勋没有接裴后的话,却转而说道:“此去不知何时能回京,我已经托齐王替我照顾母后,母后在宫中要保重凤体。”

    裴后转过身,抬手摸着李承勋苍白消瘦的脸:“你自幼身体不好,外面舟车劳顿,也不知谁能照顾好你。”

    “母后放心,儿臣定会平安归来。”

    裴后点点头,顿了一会儿,看着飘渺浩瀚的太液池,忽然说道:“若是回不来,今后到了地底下,我们母子二人,也不必相认了。”

    章十四

    潼关在长安以东,因临近潼水而得名,其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关中的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李承勋与卢崇祚出长安之后,便率大军前往潼关。

    此时杜预正在洛阳准备登基的事宜,放缓对长安的攻势。待李承勋到达潼关,杜预已经登基为帝,自称神武皇帝。

    退守潼关的白益鸿一身白衣跪在城外,待李承勋与卢崇祚行至跟前,李承勋问道:“白将军是何意思?”

    却听白益鸿道:“臣无能,多次败兵,又擅自弃陕郡而退守潼关,请元帅降罪。”

    李承勋叹了口气:“那仓促集结的新兵乃是乌合之众,如何能抵挡住杜预?当时潼关无兵,若贼豕突入关,则长安危矣。白将军你弃陕郡而退守潼关,是明智之举,何罪之有?速速平身吧!”

    卢崇祚听了李承勋的话,亦对白益鸿厉声说道:“军情紧急,哪里有空处置你,还不速速起身,迎太子殿下进城!”

    白益鸿曾是卢崇祚的旧部,一直对卢崇祚是又敬又惧,听了这话忙起身,将卢崇祚与李承勋迎进城。

    此次李承勋从长安,只带了陆九龄与小高。等进了城,未落下脚,却听有人通禀,说白益鸿已经备好了酒菜为李承勋,卢崇祚接风。李承勋现在亦是住在帅府,便带着陆九龄前去。

    李承勋一开始便把话挑明:“承勋年幼,见识浅薄,对军国大事

    分卷阅读18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