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四十二章 港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沈光林和苏有朋,二愣三个人盘点了大刘的库存和资产。
    设备不算,只计算这些衣服从深城进货的成本需要大约15万,运到京城批发出去的话能够卖到40万。
    从这个方面来讲,只花两万美金,可以说相当于这些服装加工的机械设备是白送的。
    这个生意可以做。
    而大刘也不会亏,他的成本估计也就是这么多钱,已经完美套现了。
    叶计欢既然有管理经验,这个人当然也可以要啊。
    事情谈定了,只是有一点小插曲。
    那就是他们没有人咨询过小叶的意见,人家并不愿意跟着沈光林走。
    小叶已经习惯了香江的灯红酒绿,表示不愿意继续打工了,想出去自谋生路。
    大刘表示很遗憾,给了他一笔钱,让他走了。
    末了还留了自己的电话,说欢迎他随时回来,可以继续跟着自己干。
    叶继欢说好的,不过他要去干一番惊天动地震惊世人的大事业。
    事情谈完了就要谈风月,社团大嫂英姐已经功成身退,接下来是两个商人的自由发挥时间。
    一起去兰桂坊捡尸呀?
    同去,同去。
    初次见面,两个人当然不会这么说。
    生意谈成了照例是要一起吃一顿饭庆祝一下的。
    喝杯白酒,交个朋友。
    在饭桌上,大刘率先发起话题:“沈生是哪里人?”
    他们叫人不喜欢说先生,而是直接叫生,表示尊敬和亲切。
    沈光林回答:“金陵人。”
    “金陵是个好地方啊,六朝古都,人杰地灵。”
    “是的,不过要是算上太平天国和蒋家王朝就是八朝了。”在沈光林这里,兆铭同学的伪政权当然算不上是一个国家和朝代。
    “那沈生现在主要做什么生意?一直做服装吗,不是说内地不让私人经营企业吗?”
    大刘对内地的事情也很感兴趣的,听说对面在搞改革开放,不少破落户去那边淘金了。
    大刘说的问题这也是沈光林来香江的原因,因为在内机创业会面临一个产权问题。
    挂靠在国营单位名下迟早要出问题的,无论是国有资产流失还是被单位侵吞了财产都是一笔烂账。
    在八十年代,有钱是原罪。
    安全是穿越者的第一要素。
    “服装只是一个方面,算是一个低门槛的切入口,内地确实是还没开放私营经济,不过已经有支持个体户的法律了,现在不是有特区了嘛,用港籍身份可以过去合法经商。”
    “厉害!有想法,够大胆!”大刘表示倾佩。
    接下来该沈光林掌握话题的时间了:“刘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香江人吗?
    “算是吧,我祖籍潮州,过来已经几代人了,这间工厂是家父留下来的产业,我在加拿大学的是金融,对实业并不感兴趣。”
    大刘早就想去金融和地产市场上操作一波了。
    听到大刘在加拿大留学和毕业,沈光林也来了兴趣,不由问道:
    “刘先生毕业于那个学校?”
    “university of waterloo。”
    滑铁卢大学也是一所名校,在后世,它跟青木大学在国际上排名差不多。
    沈光林当然听说过他们学校:“滑铁卢这个城市我也去过的,是安大略省的城市,距离多伦多不远,距离尼亚加拉瀑布也很近。”
    “沈生厉害了,对加拿大也这么了解,莫非您也在那边读过书?”
    “是的,距离不算远,我是在花旗国的波士顿读的书。”沈光林没有说读书的具体学校,毕竟这个事情不好宣传。
    “剑桥是个好城市,那里可是有常春藤名校哈佛和理工科名校mit。”
    沈光林对自己就读于哪个的学校笑而不语,反而说起了常春藤联盟。
    “花旗国大学组建的常春藤是个体育组织,因为他们体育太菜,因此组了局自己玩,我们也叫他们“菜鸡互啄联盟”。”
    “菜鸡互啄?有意思。”
    两个人随即聊起了更多留学国外的一些其他轶闻。
    不过沈光林就只是倾听者,偶尔插下嘴,就像一个捧哏的相声演员那样敬业。
    说起体育,两个人自然聊到了自己喜欢的运动。
    “沈生喜欢什么运动?”大刘问道。
    “高尔夫。”沈关林不加思索的回答。
    大刘顿时感觉找到了知己:“哎呀,好巧,我也喜欢。”
    “我当然知道你喜欢高尔夫,高尔夫属于高分子材料,弹性极好,不但能当球大打,用起别的用途来也很好用。”
    “怎么用?”
    “堵下水道。”
    ……
    两个人互相道别,大刘继续他的祖产搬迁事业,沈光林一边组织人手将已经做好的衣服打包,另一边在做着投资计划。
    他真的准备在深城建厂了。
    之所以不去老王工作的羊城,是因为羊城想发展起来还需要几年时间。
    有个机会,羊城和深城你选哪里?
    事情办完就要早点回去,跟学校请假的时间不能太长,但是要办的事情还是有很多,一定要抓点紧。
    沈光林一行人的下一站就是深城。
    深城经济特区和深城是两个概念。
    深城经济特区的面积只局限在南山,福田,罗湖,盐田这四个地方,这里现在也被称作关内,其他地方统统被叫做关外。
    这四个区的面积加起来是327.5平方公里,周围有铁丝网,边防站,检查站等种种隔离措施。
    普通人想翻越这里,还真的不如从大海那里游过去。
    沈光林他们下一步的具体工作就是对接深城的招商部门了。
    从罗湖火车站出来,入了海关就回到了深城地界。
    一跨上深城的领界,苏有朋瞬间活过来了,似乎,这里才是他的地盘。
    跟在香江的唯唯诺诺相比,在深城的他更显得意气风发。
    在这里他是主场,在香江不是。
    在苏有朋的安排下,沈光林先去看了他们的进货场地。
    其实进货点就在盐田,距离梧桐山不远,这个年代,香江货大部分都是从罗湖的中英街流窜出来的。
    中英街现在是局部封闭的,只有部分有关系有背景的人才能进入。
    以前的苏有朋当然不能,不过现在的他已经可以了,因为他是“香江人”了。
    沈光林没有使用自己的香江身份,他舍不得自己的京城户口。
    三人有通行证,本来就可以进入中英街。
    这里开有好多店铺,都是面向大陆的,他们出售各种物品,而购买单位也大都是国内的各机构,个人很少。
    要从1980年以后,才会有大批的游客获准进入这里,这种盛况会一直持续到1997年,从那之后这里的地位才会逐年下降。
    看过了中英街,就要找政府谈投资计划了。
    投机计划书当然是沈光林自己编写的。
    这个年代还没有网络,也没有模板,不过沈光林看过不少类似的计划书,大致格式和内容还是了解的,编造出来并不难。
    毕竟,想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要讲一个好故事。
    沈光林的计划书做的相当大气和漂亮,处处显着专业范。
    意向“投资者”是香江沈氏实业投资集团,想要在大陆建设服装生产基地,所产服装20%用于内销,80%用于出口。
    投资分三期,一期投资1000万元,总投额5000万,总计划占地1000亩。
    目前已经完成了加工设备的采购,并且初始启动资金也已经到位了,准备边生产边建设。
    而且,公司未来的三年计划和五年计划以及前景规划都编制出来了,看着好像很可行的样子。
    果然,沈光林的计划书一拿出来,立刻受到了招商局的重视。
    隆重接待是不可避免的。
    沈光林介绍:他自己是京城大学的老师,他的香江朋友苏先生到京城旅游,被他说服,然后准备投资内地,支持祖国建设。
    1980年的招商工作效率贼高,看到投资计划之后更是觉得这些人好专业,不愧是集团公司。
    市里的大领导都出面了,帮助协调一切难题,只要你们来,一切困难都不是困难。
    有这样的支持力度那就简单了。
    “我们工厂现在就想搬迁,有没有临时办公生产场所,我们可以先拿二十万做租金,一边生产一边建设。”
    一叠一叠的人民币放在桌上,看着还是很震撼的。
    “你们想选址哪里?”
    “当然是南山,这里距离港口近。”
    领导当然咩有意见,转头问工作组:“咱们南山有合适的位置吗?”
    “后海有个老国营机械厂,已经在计划搬迁了,这里可以临时给他们用。”
    我去,宇宙中心呀。
    “这块地可以卖给我们吗?”
    “不可以卖,但是可以租,地块不够大,只有一百多亩。”
    “我们不嫌小,还可以在其他地方继续找更大地方,我们在香江的工厂面临搬迁,急需地方恢复生产。”
    这是没有问题的,现在的问题就是希望投资商越大越好,对于能拿出真金白银的投资商,市里是不吝各种支持的。
    “还有什么问题吗?”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工人,成熟的纺织工人和制衣工人。”
    没有成熟的产业工人,一切都是白扯。
    “这个没问题,我们可以直接问羊城要,让他们支援,不过你们要开工资。”
    “工资该怎么算?”沈光林也怕他们狮子大开口。
    “现在工人们的平均工资是20块一个月,他们过来的话我们希望能够有适当的补贴。”
    “我们给40。”
    “那不行,太高了,打破了我们的工资体系。”
    还有这样的,还会嫌弃给工人开的工资高。
    “那您看这样行不行,工资您这边定,只要不高于40我们都接受,不过,表现好的工人有激励手段可以吧。”
    “这个可以。”
    先来它一百个工人。
    沈光林三人被政府工作组的人带去的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