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福利院
这时候的国家稳定没多久,夫妻俩看着婴儿发了愁,也不知道是多狠心的父母,才会做出这种事情。
“老公,你看它还这么小,我们养着吧。”
女人轻轻搓着孩子的双手,目光中透露着不忍。
男人叹着气,但没说话,这事不能就这么决定了,他是一家之主,得为家庭负责,养一个捡来的孩子,对他们来说并不容易。
父母那边得沟通,她们自己是否真能为人父母也未可知,还有现在孩子的吃奶问题,未来的吃饭问题……要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等雪停了,我们把孩子带回去吧,看爸妈怎么说。”
“可是……”
“唉~媳妇儿啊,你觉得我们能照顾得了他吗?”
女人咬咬牙,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怎么不能,学校那边我可以请假。”
“这不是请假就能解决的,除非你辞职在家一直带着他。”
“那就辞职!”
“……”男人有些委屈,“可是凭我一个人的死工资,真能养得活他吗?我们未来的孩子怎么办?”
还有就是他觉得这个孩子真不一定能活下来,只有巴掌大小,一看就不太健康,何况还是在大雪天捡的,以后落下病根怎么办?
老婆可以使性子,妇人之仁,但他不能,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极大的隐患。
“真的不行吗?”女人泪眼婆娑的看着他。
男人始终做不到真的拒绝,只能叹气。
但他知道,此事父母那边多半也不会同意。
家里没有奶粉,只能熬些粥,好在孩子暖和后不再哭闹,两人也能省心一些。
外面风雪交加,只有窗户缝隙中透出的灯光才有一丝温暖。
……
砰~
“胡闹!”
李家老宅,李老爷子身体崩的笔直,掌心猛击桌子,吓了在场几人一跳。
他是个老战士,不怒自威。
另一边和他差不多年纪,一副老学究打扮的人端起茶水,又放下,这是李保国的老丈人,男人就是李保国,今天风雪停了,他将孩子带了回来,另一边李保国的母亲和丈母娘看那个孩子,对这边不闻不问。
不闻不问就是默认同意了李老爷子的话,她们也觉着儿戏了些。
一旁的林秀容抱着孩子有些焦急,耳朵一直竖着,林母从她手中接过襁褓,
“你这性子总是任性了些,别让保国为难,安安心心过日子。”
对于从小严格教导她知书达理的母亲,林秀容不敢反驳,只能不太情愿的点头应承。
那边林父安抚了一下激动的李老爷子,“你别老是瞪眼乱吼,容易吓到孩子,一会儿你去哄?”
说罢他又看向李保国,“保国啊,这事你确实欠考虑,就算我们同意了,你们夫妻俩打算怎么养活那孩子?”
“我也不是危言耸听,这国家稳定不久,西方又有金融危机席卷过来,以后指不定还会饿死一批人,这件事情真不是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商量就能解决的。”
林父是大学教授,他的话其实很有分量,他自然也可怜那孩子,只是终究不能草率决定。
“还是送去孤儿院吧,青山市不行,得去更大的城市,去一趟京城吧,比你们俩养着要好。”
青山市虽然是市,但这时候的市区还没后世一个小县城来得繁华。
事情就这么拍板决定了,回去的路上李保国见妻子始终愁眉不展,只能安慰道,“爸其实说的不错,孩子交给孤儿院养,确实要比我们养好,我们保证不了他以后的生活。”
林秀容知道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但她就是觉得别扭。
“难道孤儿院就能保证了吗?”
“……好歹是国家在养,就算再有动荡,他也会安全的。”
“哼。”
“……”
……
年节刚过,夫妻二人踏上了去京城的火车,一路南下,过了几座小城,其实离京城也不算远,只是北方地广人稀。
直到京城才终于繁华起来,二人辗转寻个落脚点,顺便打听孤儿院的事。
“这娃子倒是乖巧,招人稀罕,只是这种体格不会是有什么不足吧?”同一个小院儿的人砸吧着嘴摇了摇头,“街角楼牌坊不远处倒是有座孤儿院,里面都是些没人要的,但这娃子送进去也不见得能有多好。”
“嗯,这京城之内孤儿院倒是有几家,大都离市区远了些,这孩子这么小,我看还是送去那个什么福利院吧,据说是个好心的外国人办的,再交些钱,总比去孤儿院要好。”
“是啊是啊,这还没安稳几年,孤儿院确实不是什么好地方。”
“……”
李保国道了谢,又问明地址,回去和妻子商量,决定直接送去福利院,这时的国内确实不如国外让人放心。
第二天,二人准备好后一路找了过去,到底是京城,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等二人找到的时候额头都冒了汗。
几栋不太高大的建筑,用铁门与外面隔离开。
接待他们的是一个略显刻薄的女人,说话并不好听,大概也是以为他们夫妻生了孩子却养不起,很痛恨这种人,所以林秀容拉住了想要发作的丈夫。
手续比较繁杂,算是很正规了,然而天公不作美,要交钱的时候才发现包袱不知何时被划了洞。
女人也抱过孩子瞅了眼,这下好了,干脆不收了。
“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这孩子养不了,就算收下也活不了多长时间。”
二人都是读过书的,李保国当时就受不了了。
“哪有你这样说话的?简直有辱斯文不知所谓!”
然后二人就被赶了出来,加上被偷了钱财,李保国可是窝了一肚子火。
“走!我们回家,自己养!”
林秀容也头疼不已,“别犯浑了,钱都被偷了,怎么回去?”
李保国总算冷静了下来,面露愧疚,“这都怪我……”
“行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还是想想办法吧。”
“那……孩子……”
“还是先想想怎么养活自己吧。”
这年头读书人很金贵,二人倒也不至于饿死,只是孩子没能送出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