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00150章 ?民以食为天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董库不知道李教授联络是干嘛,但却知道肯定是有技术性突破才会找他。
    只是不知道是关于哪方面的。
    画面一闪,李教授的面容出现在虚拟屏幕上。
    “董库,幸不辱命,经过多天研究,种植有了眉目。”画面一定格,李教授兴奋的说道:“经过验算和小型试验证实方案可靠,完全可以实施。”
    “说说看。”董库还是有点迷糊,但没打断,只是让李教授继续往下说。
    “是这样。”李教授点开身后的屏幕说道:“您交代的种植任务,我们经过验算,最后小型模拟实验,实验二十五天,西红柿,黄瓜,还有水果的树苗,草莓,小麦,水稻,都发芽,并长势良好,实验到这已经圆满成功,后期只是成熟而已,没有必要继续实验了。”
    董库看着虚拟屏幕上的一块块小试验田,不断点头。
    地里,不论是旱田还是水田,还是大棚式的蔬菜培育,也就是可以爬架,节省空间,产量高的蔬菜培育技术,这会,所有秧苗都茁壮成长,绿油油的长势喜人。
    尤其爬架的蔬菜,已经爬上一米过高的架子,就快爬满了,看架势,最多半月就能爬满。
    架子的顶端,吊着模拟太阳的日光灯,再往上是钢架结构支撑着顶棚。
    顶棚外,雪花翻卷,显示温度零下六十五°。
    这正是目前的环境缩小版。
    “怎么做到的?”董库细细看着画面问道。
    “董库,我们的机器人技术过硬,可以完成寒冷环境中的大棚搭建,技术要求并不高,就是外层承重力要过关,能抗住积雪堆积带来的重压,同时,缝隙之间密闭,这就需要模块式的板材和框架了。”
    “我们先竖立承重的柱子,然后拼接出顶棚,并形成双层保温隔寒,安装上生态园的模拟日光灯,从地下送出热气,让空间温度快速提升达到可耕种的温度,人,都进入地下生存,节省种植空间,并提供热量,吸收大棚里的氧气,形成循环。”
    “同时,培育出蜜蜂进行授粉,保守估算,水稻可种植三季,亩产两千斤以上,蔬菜大棚式种植,亩产过万斤。”
    “你的意思就是建造一座巨大的暖棚?”董库听懂了,还是问了句。
    “是的,就是一个巨大暖棚,而热源来自地下,是生活废气,二层防寒板可以打开,用来调节温度,自动产生降雨浇灌。”
    “那棚高不是要几十米高?”董库看着切换的画面问道。
    “没错,棚高初步计算需要四十米,可以的话五十米或者六十米都能接受,前提是提供热量是否能保证棚中的温度。”
    董库静静看着,知道这个方案绝对可行。
    他是东北松江长大,从小就接触大棚。
    那会的大棚需要地暖,用电褥子的原理给土地升温,达到种植要求。
    那会的大棚跨度窄,所以土地靠炉子也无法达到适合生长的温度,除非使劲烧,那样成本就高了,所以采用了地暖供热,炉子辅助。
    而目前的方案,大棚覆盖几千甚至几万亩,就算大棚周边的土地还会传导进来寒气,可毕竟面积足够大,大部分土地都会远离寒气而化冻。
    再加上地下排出热气,相信达到耕种的温度并不难,而且没啥成本,不需要取暖和地热。
    “好!你们辛苦了。”董库露出笑容说道:“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产量。”
    “耗费如此大的财力打造的大棚,产量可不能按照冰封前的来,它需要给更多人提供食物保障,所以,产量不翻倍也要继续增加,看看如何利用现有的空间提升产能。”
    “好的,那我们继续研究,目前,建造的技术也有了一定成果,那就是承重的柱子在竖立起来的同时,携带横向和纵向连接的架子,这些架子会随着承重柱竖立打开,快速连接周围的承重柱,缩短工期。”
    董库细细听完李教授的讲述,在虚拟屏幕上已经看明白了。
    模拟图很简单,就是一个个承重柱竖立,架子随之展开连接到周围的承重柱,快速成片,随之板材迅速铺上,短时间就完成外壳的打造。
    “对了,李教授,还要考虑遭到破坏的可能,需要在夹层中间安装防御体系,增加外层的承重力同时,还要有抗攻击的能力,地表,防御密度要大一些,外层尽可能深入地下深一些,防止异兽挖掘突入。”
    “这没问题,我们研究出的复合材料的强度远超过现如今已知可以普及的材料,不但在硬度上,耐腐蚀上都远超现在已知的这些同类材料,做外壳最合适不过了。”
    “复合材料,是甲壳材料吗?”董库不禁问了句。
    “不是的,只是采用了甲壳材料的结构技术,添加了生物技术在里面,让合金更轻便,更坚固,更耐腐蚀,经过测试,效果不错,只是远不如甲壳材料。”
    “李教授,如果需要,我们可以在海边驻扎几个月,来量产甲壳材料,全部使用甲壳材料也没问题。”董库财大气粗的说道:“连承重柱都可以使用甲壳。”
    “董库,真的不用,太浪费了,只需要很少的材料添加到合金里即可,完全可以满足大棚的需求。”李教授丝毫不客气的推翻了董库的想法,说道:“目前,甲壳材料经过测算,完全适合在太空中使用,用在民生上,太浪费了。”
    “好吧,需要的吱声,我返回家里后,会在家里的平原搭建大棚,看看跟家里幸存的人取得联系后,是不是可以集中到一起,来建造几百万亩的大棚,,满足生存的食物需求。”
    “可以的,大棚无所谓几千亩还是几万亩,不过,要是有山丘,那大棚的高度就要超过百米了。”
    “那不正好,还有氧气来源了,还可以有河流了。”董库满眼的憧憬,似乎看到了大棚下的舒适生活。
    “可以考虑提高度……”李教授并没觉的董库是异想天开。提升高度就是了,完全可以让山林复活,就算树木可能会被拖走,温度恢复后,树苗一样会生长,植被会很快恢复。
    结束通话,董库坐在那里小小兴奋了一会。
    民以食为天,解决食物尤为重要。
    不管野兽坚壁清野也好,跟人类抢夺现有食物也罢,目前,除了避难所,幸存点之外,食物应该断绝了,除了种植没别的路径可寻。
    如果种植能够翻倍或者更高的产量,那,幸存点的这些人,就有希望活到冰封解冻。
    至于土地,家里的黑土地有的是,一个四万人口的农场,耕地两三百万小意思,而且平原居多,山丘完全可以绕过去,或者干脆包裹在里面,一样可以种植蔬菜粮食。
    早年为了满足粮食的需求,曾经大面积的毁林开荒,山坡上还不是长满大豆高粱,产量还相当不错。
    无非就是大棚建造的高一点罢了。
    建造这么大面积的大棚,需要的钢材数量是天文数字。
    看来要提前做好钢材收集的工作了……
    想到大棚的材料,董库跟着想到需要的材料。
    “雪儿,根据李教授的研究数据,计算一下,以千亩为单位,每千亩需要多少钢材,不包括地下居住设施。”
    “好的先生,请稍等,计算中……”雪儿快速回应,随之给出答案。
    “如果三百万亩,这些钢材如何获取,或者说,通过什么方式能够最快拿到这些钢材。”
    “目前冶炼停滞,恢复生产需要一定的时间,最快的方式就是钢铁回收,以舰船,火车为最快。”雪儿快速回应。
    对,舰船!
    董库眼前一亮。
    至于火车,也是选项之一,毕竟国内的火车数量,道轨的长度都是世界第一。
    不过,他更倾向于舰船。
    一艘货轮就几万十几万吨,回收难度对于破坏性的回收来说,简单的很,目前,他完全可以不考虑什么环境破坏,就算考虑,难度也不大,毕竟可以全部机器人劳作,不需要人工。
    恐怕岛国已经在波涛下了……
    想到收集刚钢材,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搜刮周边国家的,省下国内的,重建家园的时候好用得到。
    不过不要紧,周边,在他回家的途中,尤其雪狼号要顺着江面才能快速抵达家里附近,然后陆璐走平原回家。
    所以,路过的地方还是不少,沿途还有几个国家。
    到时候,一艘军舰,一艘大型货轮,一节车斗轻易就能装下。
    “雪儿。需要打造大型龙门吊,用来起吊军舰,大型货轮;同时,打造用来运输整体货轮和军舰的车斗,如果难度过大,就分解后装载;沿途,注意收集舰船的信息,看到就标注出坐标,方便到时候运输。”
    “好的先生。”雪儿应声回应。
    车斗行走系统和发动机还有,目前车斗的数量刚过四十节,还有十节车斗的打造空间。
    如果需要,要塞那边还可以生产送来,并不麻烦。
    将考虑到的都安排完后,董库打开虚拟屏幕查看了下情况,等待新一批的废品到来。
    他有理由相信,这一批的三万青壮,最低有两万五适合做战士,五千体质弱的将会止步迷雾期,难以有更高发展。
    就算后期体质弥补回来,那也是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行。
    短时间无法上战场是肯定了。
    不过可以打杂,比如冶炼钢铁时帮助切割,魂力包裹下,大刀的切割速度比现有的切割技术可快的多。
    也就是,他们不能上战场,一样有用武之地。
    看到屏幕上在风雪中跑步跟随雪狼号前进的一支支队伍,看到一股股的哈气在这些人脑后的排气管道排出,形成雾蒙蒙的一片,董库暗自点头。
    这些人还是很好管理的,毕竟经历过生死,知道活下来的机会在眼前,没人会放过变强的机会,都尽可能跟上训练的脚步,不求成为高手,只求在为未来跟野兽战斗中能够活下来。
    刺头剔出后,一个个小组慢慢成形,令行禁止在这几天已经能够做到。
    继续训练,相信俩月内战斗力即可形成。
    看了一圈,董库收回视线,切换到其他位置,一个个地方看过,见都有条不紊的,遂关闭大屏幕,套上负重服,拎起训练枪走进自己的训练室。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是必须的。
    在训练上,他从不会松懈。
    雪球看了眼董库的背影,收回视线继续啃着鏊的碎块。
    似乎,它的生命里除了跟董库出去战斗,就是睡觉啃零食,别的都没兴趣。
    解决基本粮食问题,董库的心里已经放松很多,能够为家乡做点事,他还是蛮舒坦的。
    至于产量的问题,那个周期就长了,毕竟要有成熟期限制,不是三俩月就能有结果的。
    前期,肯定是现有的种子尽可能提高产量就是了,以后可以慢慢提升产量的。
    至于建造大棚,他一点没觉得有难度。
    人工的话,在六十度的低温下,还要扛着五六级的寒风,在高空中作业的难度不是一点半点,但智能机器人就不同了,它们甚至可以在承重柱上,架子上安装临时轨道防止脱落,并不受风力和寒冷的影响,自如工作。
    随着周同卸下交换的人口,重新装了一部粮食和肉启程后,薛武和刘磊已经越过边境,踏足国土。
    而周同,则需要上岛,看看海岛上还有没有幸存的国人。
    而董库,训练中依旧有点忐忑,不知道国人在灾难中能有多少活下来的。
    随着刘磊和薛武带队进入境内,周同带队跨海直奔海岛,董库干脆收起枪,脱掉训练装备,穿上战斗装备,背上刀和枪,随时准备离开雪狼号赶往现场。
    这会,雪狼号跟战斗车距离并不远,跟薛武他们最多间隔一百五十公里,跟周同就近了,只有二三十公里那样。
    董库打开大屏幕,盯着薛武和刘磊传回的画面,等待第一个幸存点被发现。
    而薛武和刘磊,已经派出大量侦查机器人,先一步展开搜索,他们,则各自带队直奔沿途经过的城镇。
    境内搜索,一样是三百公里,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个幸存点,一个避难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