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693章 捡金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好意思,一点也不想!
    这帮家伙坐船真的坐怕了,这辈子都不想再坐船了,听军官这么一说立马一说,他们马上就带上自己的行李,自动自觉的排成队伍依次登上栈桥,开始上岸了。
    几内亚曾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统治这里足有三十年之久。
    在经营殖民地的策略上,法国跟英国是截然不同的。英国采取的是类似大唐的覊麽制度,把那个国家给灭了之后便扶持豪强充当自己的代理人,然后实行包税制,那些代理人只要能按时保量的向大英交纳税款,能保证大英在殖民地掠夺矿产资源不受抵抗,同时能在殖民地征兵,他们是不是把当地整得民不聊生,英国是不管的。豪强嘛,只要能保证大英帝国在当地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就行了,别的大英不管。交够给大英的,留足给总督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给大英当代理人,就是这么爽。不难看出,大英对殖民地的经营始终停留在掠夺层面,而且是相当野蛮的掠夺。
    法国则是把该国的统治阶层铲掉,削平一切不服从法国统治的势力,然后开始文化入侵,从头开始一点点的培养亲法势力。这样做需要付出的成本是英国的n倍,回报周期也很长,但是一旦奏效,收益是非常可观的。二战结束后,亚非拉各地掀起了反殖民主义的浪潮,那些被压迫了数百年的国家纷纷闹起了独立,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在短短三十年之内土崩瓦解,最后只剩下个徒有其表的英联邦摆在那里唬人,而法国对殖民地国家的统治却依然牢固,甚至有些国家害怕法国不要他们了,要求公投加入法国……没错,就是法属圭亚那了。
    几内亚算不得什么肥肉,但法国人连布基纳法索那种鬼地方都不嫌弃,自然也没有嫌弃几内亚的道理。在过去三十年里,他们陆陆续续的建设了港口、码头,修建了一些工路和几座水库,都不是什么大工程,但很有用就是了。可惜的是为了保住摩洛哥,他们把这块殖民地让给了德国,过去三十年的投入全打了水漂。
    在这批移民到来之前,定居在几内亚的法国人基本上都走了,法国跟德国是世仇,他们可不愿意在德国人的统治下生活。不过他们还是挺够意思的,走归走,自己辛辛苦苦搞的基础设施一点都没有破坏掉,甚至连种殖园都是好好的,等着德国人去接收呢。
    德国人是不会去接收的,去接收的是中国人……
    真得感谢这些可爱的法国人,要不是他们辛勤劳动,千辛万苦建起了好几个沿海城镇,这帮被李思明丢到非洲来的倒霉蛋怕是得住好长一段时间的帐篷了。
    没啥好说的,上了岸之后就开始分配房子,由于第一批来的都是些糙爷们,分房子的时候自然用不着那么讲究,每人一个房间,把人住满就行了。有些人不满意,向军官提出抗议:“这里明明有那么多空房子,完全可以每户人一幢房子的,为什么非得大家挤到一块来?”
    军官说:“后面还有很多人要过来,房子紧张得很,大家先挤一挤,等到新房子建起来了再重新分配。”
    这下大家都无话可说了,只能老老实实的服从。
    安顿下来之后,大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去洗澡。在海上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腌咸鱼,船上的淡水供应是很紧张的,不大有可能有水给他们洗澡。想洗澡?那只能祈祷天下雨,下雨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脱光光跑到甲板上,一边淋雨一边使劲搓自己的皮肤,雨停了,澡也洗好了。不过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一周洗不了一次澡是常有的事情,把他们弄得简直痛不欲生。好不容易上岸了,而几内亚又不是什么缺水的国家,自然要好好洗个澡了!
    于是,转眼间,城外的小河里就满是泡澡的糙爷们了,密密麻麻,跟在茶壳里煮饺子似的。
    跟着这帮家伙一起到来的还有一个专业的勘探队伍,他们的任务是对几内亚全国范围实施勘探,摸清楚这片土地的资源分布。这些家伙都是高级人才,待遇不错,自然用不着跟这帮倒霉蛋一起挤在闷热的船舱里腌咸鱼,下船的时候他们一个个一向**,别提多潇洒了。他们一下船就往城外跑,爬上高处观察四周的地形,这职业病还真不轻。
    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大片肥沃的沿海平原,有好几条大河浩浩荡荡地流过,带来充沛的水资源,法国人在这里修了堤坝,挖了沟渠,开垦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种植园,在种植园里种上了咖啡、香蕉、烟草,在充足的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这些作物长势茂盛————尽管主人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一位勘探员贪婪地看着这一切,流着口水说:“这简直就是插根筷子都能长芽的宝地啊!在这里我们能开垦出多少良田,种出多少粮食!”
    勘探组组长说:“元首说这里的矿产资源同样丰富,有许多金矿、铜矿、铁矿,随便找着几个我们都发大财了!”望着四周,发出同样的感慨:“真是一片宝地啊!”
    不光是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片宝地,那些被流放到这里来的倒霉蛋同样意识到了。他们看看这随手抓把土都能捏出泥油来的沃土,再想想自己老家那地力濒于耗尽的土地,不禁感慨:同样是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凭什么我们一辈子辛辛苦苦在那瘠薄的土地里耕作,终年不休,收获却少得可怜,而这里的人却可以坐拥如此宝地,啥都不用干,随手撒把种子就能获得丰收?凭什么?这不公平嘛!
    这块地我们占了!我们不光要把这块地给占了,还要占更多!只要是适宜农耕的地咱们都得占!在国内已经没有搞头了,我们就在这非洲当地主,当拥有万顷良田的地主!
    想开发这么大一片土地,自然不可能光靠这区区几百名移民。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有轮船抵达几内亚,运来大量移民和种子、农具,甚至武器弹药。那些移民中有些是被迫的,但也有被坑过来的————地主也并不全是坏的,也有一些乐善好施的好人,极少就是了。对于这种地主,李思明还真不好拿他们怎么样,强行没收他们的土地的话很容易让当地老百姓反感的。于是这个缺德的家伙就提出用海外的土地换这些地主手中的土地,十亩换一亩。那些地主知道土地国有化是大势所趋,他们根本就无力抗衡,又听说李思明愿意拿海外的土地跟他们交换,登时大喜过望,纷纷答应,将手里的田契地契交给国家之后换到了一张张土地券……
    只有等他们到了几内亚才能兑现的那种。
    原本他们心里是非常不满的,认为这鬼地方离家太远了,跑一趟得花上两个月时间,谁受得了?但是等他们上了岸,参观了法国人开劈的种植园,见识了几内亚的土地有多肥沃之后,所有的不满都烟消云散了。如此肥沃且灌溉便利的土地,别说十亩换他们一亩,一亩换一亩他们都赚大了啊!
    没啥好说的,给国内发电报,让家里人从银行贷款买拖拉机、收割机,他们要大干一场了!
    李思明在不遗余力地往几内亚那边塞人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新几内亚。他可是获得了德控新几内亚沿海平原的垦荒权的,不多塞点人过去岂不亏大了?于是,同样有一艘艘货轮满载着建设兵团官兵,浩浩荡荡地开往德控新几内亚。这些建设兵团官兵大多都来自穷乡僻壤或者盐碱地,简直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往上数三辈都没过过什么好日子,等他们见识了新几内亚的肥沃富饶之后,想必很快就会爱上这片土地。
    德方是很欢迎这些建设兵团官兵的,他们的到来为德方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了这些劳动力,他们的种植园、矿山、工厂,都有充足的人手,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看在这么多劳动力的份上,他们对李思明的一些小动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跟他斤斤计较了。
    什么小动作?
    就是瞒着德国在新几内亚搞勘探,当然,是在他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搞的。
    比如说此时就有一台钻探机正在突突突地往地下钻。
    之所以冒着得罪德国人的危险在这里搞钻探,是因为一个学矿业的大学生在这附近一条小溪里发现了不少米粒大小的金砂,他认为这一带有金矿,而且是大型金矿,值得钻探。李思明也是个胆子大得没边的家伙,听说有金矿就来了劲,立马就弄了台钻探机过去,瞒着德国人开始钻探了。
    钻探机已经往地下钻了三四十米。
    大学生觉得差不多了,下令取土芯出来。
    当一根根长长的土芯被取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从四米深的地下开始,土芯里便布着星星点点的金砂,到十米深后,含金量简直到了凶残的地步:
    金矿石品位达到了恐怖的每吨二十八克!到三十米深的地下时更是可怕,达到了每吨六公斤!
    这跟捡金子有什么区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