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755章 科技的飞跃(第一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三月的北京,柳絮飞满城。
    崇祯正在北京制造局,他手里拿着一把短款的燧发枪。
    这种燧发枪是北京制造局刚刚研制出来的第三代燧发枪。
    科技线有一个规律,就是前期迭代速度往往很慢。
    但一旦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人才,以及工业配套,技术突破的速度就会加快。
    例如第一代燧发枪的有效射程是70米,而且精准度非常低,甚至还会出现卡壳、炸膛。
    北京制造局火器局统计过,第一代燧发枪的卡壳率有10%之高,炸膛也有5%。
    到了第二代燧发枪,卡壳率下降到5%,炸膛率下降到2%。
    到了第三代,也就是此时崇祯手里这把,卡壳率几乎降到了1%,炸膛率下降到0.8%。
    这是非常优秀的成绩了,说明大明朝的火器制造工艺水平在这十一年中有了极大的改变。
    而第三代的最大革命性突破并不是卡壳率和炸膛率的下降。
    主要有两点:
    一、出现短款燧发枪。
    二、出现后膛枪。
    没错,眼前崇祯手里这把是后膛枪。
    它的结构在之前的燧发枪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动。
    以前无论是燧发枪还是火绳枪,都是从前面的枪口填充弹药,然后用插销将弹药捅进去。
    隔着长长的枪管,将火药捅正了,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要训练。
    而后膛枪则不需要。
    它的燧石附近就有填装火药的孔,将火药填充进去,子弹填充的部位也是在这附近。
    这相当于直接告别了插销。
    大大降低的操作难度。
    具体体现在什么上面呢?
    举个例子。
    第二代燧发枪一分钟开两枪,军中的火枪手精英可以勉强开三枪。
    但是,一旦后膛枪技术成熟后,那些火枪操控精英们,可以在一分钟内开6枪!
    数量直接暴增了一倍。
    更加直观一点,以前的线列阵排队枪毙,一分钟打死对方200人,现在一分钟可以直接打死400人。
    200和400的区别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翻倍。
    事实上,任何数字,一旦放到社会学、行为组织学里去增加,效果是指数级增长的。
    例如从死200人到一下死400人,死亡翻了一倍,但是效果却可能暴涨了10倍。
    因为对方死亡后不仅仅攻击人数减少,士气也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摧毁。
    你现在再去看正统历史上,八里桥战役就知道为什么蒙古人败得那么惨了,因为他们遇到的是英军的后膛枪部队。
    这是火枪历史上划时代的。
    崇祯仔细看了看它的结构,毕懋康说道:“陛下,我们测试了有1万次,前后测试了8个月,这把火枪密闭性、以及构造,目前已经是最优者。”
    崇祯看了一眼徐光启,这一年的徐光启已经垂垂老矣,77岁了。
    徐光启说道:“陛下,臣等认为已经没有问题,可以投入军中量产了。”
    一边的袁可立手都有些抖动。
    他没有想到北京制造局居然将火枪改造到如此地步了。
    一旦明军全部更快这种火枪,简直是有如神助。
    而且这种短款的燧发枪,携带非常方便,可以直接携带在腰间。
    如果可以的话,甚至放在布袋里,掏出来后,隐藏在角落里填装好弹药后,做近距离刺杀。
    刺杀的时候,一秒钟都是非常关键的。
    这种远程火器到十米以内的距离做刺杀,成功率绝对比你拿一把匕首要高得多。
    崇祯已经想到了,可以配置给军情处一些精良打造短款燧发枪。
    军情处做情报刺探,甚至还有做暗杀任务的。
    当然,除了短款的后膛燧发枪,还有长款的军用后膛燧发枪。
    刺刀的材质也做了升级,以前的铁打造的,现在一律用钢刀。
    “好!”崇祯非常满意,以后的战争会越来越多,世界正进入前所未有的丛林时代。
    丛林时代的法则就是弱肉强食。
    要保护自己,就必须发展强大的国防实力。
    否则就成了大宋了。
    “投入量产,第一阶段,中央军配置10万支,北部军区配置10万,西部军区配置10万,海军配置10万支!”
    “对了,一定要给孙传庭优先配置,朕今年就要看到占城国主投降。”
    “是。”
    一边的汤若望说道:“陛下,铁轨已经准备好了。”
    崇祯怔了怔,这才反应过来,笑道:“走,咱们一起去看看。”
    众人到了校场,这里是绝密的地方,北京制造局的诸多研制都会在这里坐测试。
    周围被京卫军重重守护,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在校场上,平铺了一条轨道,轨道有两边的笔直钢铁组成,下面用一节节横向的木头做底座。
    在铁轨的最前面,有一辆形状巨大,看起来非常笨重的“大怪物”。
    它匍匐在铁轨上,现在随便拉一个人进来问问那个人,那个人一定会很震惊地看着这玩意儿。
    但是科学院的几位大佬都知道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它里面有第四代蒸汽机,机械动力架构也做了全面的调整。
    不要怀疑中国古人动动力架构的认知和操作,齿轮、轴距这些在古代是有实际应用的。
    中国古代却的是基础理论知识的发现,例如物理的各种定律等等。
    张凡仔仔细细围着这东西看了两转,虽然外形与后世的火车有诸多区别,但大致已经接近了。
    没必要外形一样,只要能跑,就可以。
    当然,它肯定不完美,还有许多漏洞。
    可万事都不能全部准备好了再做。
    完美主义者一般都是牛角尖专业户,历史上没有一个牛逼的人是完美主义者。
    先勇敢大步往前走,后期如何优化调整,从实际应用中总结。
    “开始吧。”
    “是!”
    上面的人开始往锅炉里加煤矿,不多时蒸汽就腾腾而起。
    张凡一颗心都悬到嗓子眼处了。
    如果成功了,西域的补给困难将变成历史。
    莫斯科也不在话下了。
    什么,奥斯曼?
    不服一样打!
    周围的人都盯着那东西,他们眼睛一眨不眨。
    自从皇帝提出来这东西后,他们呕心沥血,无数次的测试,无数人的心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