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81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第一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位是朝廷新任的南京廉政总督察曹程曹大人!”
    旁边的记录官说道。
    刘宏大吃了一惊,没有想到眼前的人就是最近这两个月鼎鼎大名的前真定府知府曹程。
    曹程敢拦朝廷运往大同赈灾的粮食,在大明的官场上已经成了知名人物了。
    不少官员都赞扬他有气节,明大义。
    刘宏还专门给曹程著了一片散文,在书馆里歌颂他。
    可以说,曹程是南京城近两个月的大红人。
    其名声都快要追上张岱了。
    刘宏也视其为偶像。
    刘宏没想到,居然在昭狱里见到了自己的偶像。
    像刘宏这种大年初一就被抓进来了的人,当然还不知道,曹程已经是南京廉政总督察了。
    “晚生参见曹大人,晚生早有听闻曹大人贤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刘宏,你和王圭是怎么认识的?”
    “曹大人!晚生是冤枉的,请曹大人为晚生做主!晚生一直以曹大人为榜样,曹大人敢为真定府老百姓拦下朝廷的粮食,此事传到南京城,吾等莫有不佩服曹大人的。”
    曹程又问了一遍:“本官是问你和王圭如何认识的?”
    “曹大人,您一心为民,不畏当朝奸臣权贵,请受晚上一拜!”
    说着,刘宏就真的跪在地上磕头了。
    曹程顿时有一种上去给他两脚的冲动。
    如果不是曹程这种人在官场上混了多年了,而且心性狠辣,说不定还真就吃了刘宏这一套。
    “您是官场的真君子,清官,好官,现在朝堂病了,奸臣当道,遮蔽圣眼,蛊惑天心,致使民怨沸腾,诸君子无不期待您这样的官员站出来,肃清庙堂,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曹程微微皱起了眉头,大明朝的官场风气浮夸,尤以东南为盛,看来所言非虚。
    什么狗屎的真君子,什么狗屁的奸臣当道。
    搞得一副自己好像真的是为了天下苍生的样子。
    你看这刘宏,把自己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内心戏还真是特么的多啊!
    曹程这种功利主义者怎么会吃他这一套,曹程一巴掌就抽了过去,啪的一下,直接把刘宏给打懵逼了。
    “本官在问你,你和王圭是怎么认识的?”
    “曹大人……”
    “用刑,先用刑。”曹程已经失去了耐心,这尼玛太能扯了,自己的时间可不多啊,连这件事都搞不定,自己的脑袋估计也不保了。
    这小逼崽子还一直在这里跟自己扯淡,扯什么淡!
    响起了刘宏的惨叫声。
    又出乎曹程的意料,很快刘宏就一五一十全部说了。
    刘家不愧是南直隶四个最大的粮商之一,这粮食的买卖,做的真的是够远的。
    刘宏主要说了以下几点:
    一、刘家在真定府还有两万亩田,被谢文进做账,在官府的统计账面上,并非刘家的,而是20000个普通老百姓瓜分了的。
    至于20000个老百姓,竟然是在账面上被“强行”多安排了一亩田。
    例如真定府下面某县某家里的徐老汉,实际上有5亩地,但在官府那里记载的他有6亩地。
    徐老汉交税的时候,交的是5亩地的税。
    可是交粮税,就会有耗羡,这是肯定的,老百姓要多交一定。
    以前是交的多,地方以各种名义加耗羡。
    现在不敢了,但要覆盖多出来的一亩地的税,还是绰绰有余的。
    毕竟新的农税规定,凡10亩以下者,每亩交税0.034石(4.08斤)。
    每亩才4.08斤的税,好一点点耗羡是完全可以填补的。
    古代的计算又没有那么精良,2万亩通过做账,平摊到2个人身上。
    原本一家拥有2万亩,需要交2万石的税,现在平摊了,2万石税全部避开了。
    只需要给真定府下面的人一些好处就可以了。
    刘家这如意算盘,打得可真是好啊。
    二、刘家这2万亩田是哪里来的呢?
    这还得从崇祯元年皇帝在京师对勋贵搞大清洗说起,那时候成国公因蓟镇调兵贪污案被杀,抄家,超出了十几万亩田。
    像成国公那种北京老牌勋贵的田产肯定都集中在北直隶。
    勋贵、大臣被抄家,被查抄的田产,都属于惠泽田,以惠泽田的方案分期卖给民间。
    例如湖广省惠泽田就是福王在湖广省的田被查抄后,由湖广省官府负责售卖。
    作为南直隶最大的粮商之一的刘家,在崇祯元年勋贵大片倒台的时候,就把眼睛盯上去了。
    但是为了避税,为了掩人耳目,刘家就买通真定府推官谢文进来操办这件事。
    而为了在真定府站住脚,刘家还和当地的大地主王家有了深入的来往。
    三、真定府的王家也在惠泽田中瓜分了8000亩,以同样的方式来避税。
    不仅如此,这两家在真定府的粮食,在这两年朝廷对外作战急需粮食的时候,往往以高价卖给户部,赚的可谓是盆满钵满。
    四、刘家在南直隶有10万亩田,也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在遮蔽朝廷的天眼。
    这是一条垂直的利益链条。
    户部肯定有人是拿了他们的钱的。
    户部的接头人是谁,刘宏并不知道,那个人倒是隐藏得极好。
    新农政已经推行到第三个年头,刘家敢这么玩,绝不是个例啊!
    刘家联合真定府的王家,通过北京的户部,赚朝廷的钱。
    南京呢?
    南京就更不必说了。
    每逢朝廷找东南采购粮食,动则1.5两每石,甚至喊到了1.8两每石。
    就说陕西赈灾,2两每石!
    就说这次大同镇,一样贵的令人发指。
    理由就是南直隶也缺粮。
    这背后都是白花花的银子,都是**裸的利益。
    曹程感觉自己抓到了一条主线,一条撬开东南某一块大门的主线。
    曹程出去后,将审问的内容都写成了密奏,发到北京。
    看完曹程写的这些,崇祯陷入沉思中了。
    有意思啊!
    这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意思!
    国家大了不好管,许多地方的司法监督都是空白。
    就说地方上的官员司法监督,中国古代一直都是有的。
    例如州府的司法监督有好几块,一是监察御史,直属于都察院。
    二就是推官,推官是监督弹劾地方官的角色。
    而这一次真定府的推官恰好就参与到了刘家和王家的良田隐瞒案中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