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并州时报……
王熠心中发笑,却也没有多说。
能让一向慵懒的郭嘉,主动揽活,这也是个趣事。
“既然奉孝想要负责这件事,那也可以。”
王熠笑着点了点头,扫视众人一眼:“你们觉得呢?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吗?”
“没有,既然奉孝想做,那就让奉孝做吧。”
张云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心情显然很愉悦。
“没有意见。”
徐庶笑着开口,多了些好奇,他可以看的出来,王熠对于郭嘉的态度。
“没有。”
荀彧温和的摇了摇头,也并没有说什么,若是郭嘉不开口,几人还可以尝试去接手,可既然郭嘉都已经说了,众人索性也就让了。
“好,那这件事就由郭嘉来吧。”
王熠点了点头,也算是一锤定音。
“多谢将军。”
郭嘉笑着拱了拱手,接着又朝着剩下几人拱手一礼:“多谢诸位同僚。”
“没事,你做事我们也放心。”
“是啊,现在并州能挑大梁的就你们几个,这事儿啊,还真挑不出几个人来。”
张云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终究是可用之人太少,所使有十几二十几个郭嘉这样的,那还有什么忧愁的。
多亏王熠并不知道张云的想法,不然心情绝对美妙起来,这可是大才,整个大汉也挑不出几个来,你以为是大白菜啊!
“好了。”
王熠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还嫌弃我弄不来人啊。
“你们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和注意的地方,我们一次性解决,免得到时候出了纰漏,浪费时间。”
“呃,这个还真有。”
郭嘉喝了口水,有些顾虑:“月旦评的许子将,本身就极有名望,这才有人前去拜访,而我们发行这个,恐怕有点空中楼阁的感觉,毕竟我们都隐姓埋名,并不是什么一呼百应,声名远扬的人啊。”
“我不算吗?”
王熠脸色怪异,无论怎么说,自己的名望比那许子将,应该绰绰有余吧。
“咳咳。”
荀彧轻咳一声,笑着道:“天下人都知道将军武力绝伦,惊世人杰,可那是倾向武力一方面的,而天下士子,都是出了名的倨傲……”
“你的意思是……我就是一个武夫?”
“咳咳,自然不是。”
荀彧看着脸色怪异的众人,温和的开口:“将军是文武双全,我们自然都是知晓的,可天下人却以为,将军武力强悍,便下意识的忽略了将军的其他东西。”
“希望是这样。”
王熠脸色稍缓,心中同时有了些想法,等我将唐诗三百首随便给你们来两个的时候,怕是再也不会有人觉得我是个莽夫了。
顿了顿,王熠接着道:“当然,如果我不行,就写康成公,如果康成公不行,那就写康成公和我两个,如果还不行,就写在座的诸位。”
“行吗奉孝?”
“行,有康成公这个噱头,就可靠多了。”
郭嘉低着头,心中也安定下来。
“将军,这个时间如何选择,一天还是一月,若是出现并州已经看了十几天,可像扬州那些地方,还根本没有踪影,那该如何是好?”
默不作声的徐庶突然发问,众人一愣,仔细想了想,确实是这样的。
“一个月一期如何?一年十二个月,正好十二期。”
有人试探性的出声。
因为大汉疆域广阔,十三州遍布天南海北,若是时间差调整不过来,那么要不了多久,报纸就会被遗忘,消失,被繁忙的百姓抛在脑后,到时候任凭你文章写的天花乱坠,也没有丁点作用啊。
“半个月一期吧。”
王熠沉吟片刻,缓缓道:“至于如何从并州出去,走向大汉所有的疆域,那就得靠那些商会,大概的方向就是这样,事后奉孝你联系一下所有来并州的商会,和他们谈一谈,并州盛产马匹,来往的商人是不缺的,必要时也可以由我们自己出一个,稍加扶持,用不了多久也算可以一用,当然,我会让曹性跟着你,有事你看着办。”
“喏!”
郭嘉面色一凛,点头应答了下来,王熠这是直接放权了啊,大致方向说明,剩下的全权交给自己,甚至曹性也被调离过来,这个“谈一谈”,真的就是“谈一谈”了。
就在这时,端坐一旁的荀彧轻声提醒:“将军,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这话一出,众人都来了兴致。
“将军,叫大汉记吧,你看,前有礼记,后有大汉记,岂不美哉?”
张云笑呵呵的抿了一口茶水,从怀里拿出一本古籍来,正是礼记。
郭嘉摇了摇头,缓缓道:“这个不妥,既然是半月一次,何不叫间月评呢?起个和礼记一样的名字,总是有些忌讳的。”
“并渊论如何?”
荀彧也笑着参与进来,不曾想一开口便遭到了众人的反对。
“不行不行!”
“这个真的不行!”
…………
听着几人因为取名字,竟然讨论了半天还没有结果的样子,王熠无奈的喝了口茶,轻声道:“不如就叫并州时报吧。”
“……”
“……”
众人沉默片刻,正要开口,王熠直接一锤定音,否决了几人的意见,一副看不懂你们的表情道:“当然了,若是效果不行,还是可以改名字的,不过你们听到这名字,没有一种亲切感吗?”
曹性挠了挠头,看着王熠过来的目光,有些不知所措的笑了笑。
“貌似没有……”
“好了,这件事到此为止,不用再计较了。”
王熠看着众人,还想出声的模样,直接开口,转移了话题。
“还有一件事,说起重要性来,丝毫不必并州时报差。”
“并州时报……”
郭嘉摇了摇头,不知为何,总有一种怪异的感觉。
“啊这……”
张云苦笑一声,还说什么啊,王熠一开口,直接将名字定下,现在他们也只能安心听第二件事了。
“你们也都知道,天下百姓千万,可读书人,却少之又少,甚至百十个人里面,都挑不出一个认字的人,说到底,还是学院太少,培养一个学子的代价太大,普通百姓无法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