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四十三章 王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王朗?
    陈暮看了眼灵堂上正哭得伤心的汉子,嘴角微微抽搐。
    你跟我说这身高八尺,身材魁梧的大汉是王朗?
    说好的皓首匹夫苍髯老贼呢?
    不过这演技倒是当得起厚颜无耻的程度,表现得这么浮夸,外人见了谁不夸一句王朗尊师重道有孝心?
    当然,这都是陈暮的恶意揣测,人家王朗明明是真的在悲痛来着。
    陈暮缓缓步入厅堂,从侧面打量。
    就看到王朗年约三十上下,面容清矍,体态壮硕,长得也是相貌堂堂,十分威武。
    拜在杨赐的门下也有半年了,倒也知道自己的两个师兄,一个当然是汉灵帝刘宏,另外一个就是王朗。
    之前说过,当时候收徒弟,一种是入室弟子,一种是大课弟子。
    刘宏陈暮王朗三人,就属于杨赐的入室弟子。
    其他人包括杨赐在太学教书那段时间教的那帮太学生,都属于大课弟子的范畴,只能算普通门徒。
    据说王朗是年幼拜在杨赐门下,学习经书,所以后来当杨赐当了帝师,收了刘宏做学生之后,就再也没有收过其它徒弟。
    因此如果不算遍布天下的普通大课弟子以及太学生的话,陈暮真正的同门师兄弟,确实只有刘宏和王朗两人。
    而且经过多方验证,这个王朗的确就是后来被诸葛亮骂死的那位王司徒。
    毕竟也没第二个字景兴的王朗了。
    虽然骂死王朗这事是《三国演义》的事情,历史上的王朗是老死的,但老版《三国演义》的形象实在是刻入陈暮dna里的印记。
    那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的模样,与眼前这彪形大汉简直是天壤之别。
    让陈暮有点怀疑自己看了假的《三国演义》。
    不过仔细想想,或许还是刻板印象害死人,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现实才是现实。
    东汉的文士并不是大家想的孱弱形象,那可是都是悍勇之辈,一言不合就拔剑砍人的主。
    王朗在会稽,是敢拍马舞刀大战太史慈孙策的人物,要是真像电视剧里那样孱弱,未免太假了些。
    更何况现在的王朗才三十三岁,而电视剧中的王朗已经七十有六,形象不统一也正常。
    想到这里,再看王朗现在的形象,也顺眼许多。
    只是这么一看,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过去的现代人,小鸡仔般的体型,属实没有牌面。
    文倒是可以下马安天下,武的话.......
    陈暮自忖,就王朗这体型,估计能打他三个(自信点,把估计去掉,王朗战平太史慈,打你十个都没问题)。
    只是这也不能怪他。
    将心比心,现代人真穿越过去,没有经过多年的武力锻炼,一下就能舞刀弄枪当万人敌?
    汉朝人为什么这么凶悍?
    那是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
    首先是服兵役,汉人成年男子必须要去战场当两年兵。
    其次是世道乱,外地环伺,内部不稳定,没有武力一点,根本不可能在这个兵匪多如蚁的时代活下来。
    反观现代人,就算日子过得再差,好歹是和平年代,吃穿不愁,生活很安逸。
    在没有经历过这样随时可能会被杀的乱世时代,现代人穿越过来,忽然上了战场,要你和敌人生死搏杀?
    那要是敢拔刀子腿不发软,都算是万里挑一的豪杰了,最少也得是个特种兵退役。
    所以陈暮弱鸡,是符合穿越理论知识的,没有任何问题。
    要是穿越过来后,立即天下无敌,那才叫离谱。
    “师兄。”
    陈暮快步走过去,扶着王朗,一脸悲恸道:“请节哀,师君在天有灵,也不愿看到你如何悲伤。”
    “?”
    王朗一头雾水地被陈暮搀扶起来,疑惑地看着他,又看向杨彪。
    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有个师弟呀。
    杨彪介绍道:“景兴,这是我父半年前新收的入室弟子,陈暮,字子归,父亲生前一直是子归在照顾。”
    “原来是小师弟。”
    王朗擦了擦眼泪,长叹一口气:“我不在师君身边,多亏你在一旁照料。”
    陈暮惭愧道:“可惜我在师君身边时日太短,虽然时常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却未能像师兄一般得到师君的真传。”
    王朗叹道:“以后在经学上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来问我吧。不过,陈暮........”
    他挠了挠着发扬的耳后根,总觉得这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
    “若是如此,以后就得麻烦师兄了。”
    陈暮平静回应。
    “字子归?”
    王朗忽然恍然道:“你是为父报仇那个。”
    陈暮本来想微笑回应,忽然又意识到现在是老师的葬礼上,便保持着平静,看向王朗微微点头。
    汉灵帝一张榜,自己天下闻名,昭然千秋。
    如今别说这些历史人物见多了,几百上千年后,自己就是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哪怕见到曹操刘备袁绍这样的三国君主级别人物,也十分淡然。
    因此他现在与王朗交谈,倒不是说来瞻仰饶舌天王,而是有另有目的。
    一来是作为师弟确实要和这个师兄沟通一下,二来是想问问他以后有什么打算。
    根据珍贵史料记载,诸葛亮骂王朗的时候曾经说过,“你世居东海之滨”。
    这个东海之滨,就是徐州的东海国。
    自己要去青州,就必须要路过徐州,如果能叫上王朗一起同去,路上怎么说也有个伴。
    “师弟为父报仇,孝传千古,真乃孝勇之士也!”
    王朗竖起了大拇指。
    “师兄谬赞。”
    陈暮看到不远处十一岁的小杨修拿了一件素衣出来,便说道:“我们身为师君的入室学生,理当为师君披麻戴孝。”
    王朗接过素衣,眼睛红了起来,哀叹一声,将衣服穿上,点头道:“正当如此。”
    陈暮和王朗披麻戴孝,跟着杨家人一起当起了孝子。
    入室学生的地位相当于儿子,这一点上,如果你不这么做,在东汉反而是一种不孝顺的表现,因此没人会反对他们为自己的老师戴孝。
    不过当孝子确实累,每日要跪在灵前,答谢来往宾客,晚上还得守灵,一两天没法睡觉是常有的事情。
    杨赐去世后停了大半个月的灵,到十一月初,终于要下葬。
    汉灵帝遣左中郎将郭仪为使持节,中谒者陈遂、侍御史马助持节送柩,陈遵、桓典、兰台令史十人将羽林骑、钲车介士前后鼓吹。
    陈暮王朗与杨家族人护着灵柩回弘农,大约200公里的路程,后世两个小时,现在花了三天时间才到。
    好在东汉的防腐技术相当发达,马王堆汉墓女尸千年不腐就是证明,倒也无事。
    在一片悲伤的气氛当中,杨赐总算是安葬进了弘农杨家祖地。
    这段时间陈暮与王朗也相熟,师兄弟打得火热。
    杨赐葬礼结束后,陈暮也问了王朗打算,他说准备弃官回乡为师守孝。
    陈暮便邀请他一起走,王朗欣然答应。
    本来按照正常流程,陈暮也得守孝,一般是一年到三年,只是他确实没有办法,必须要去青州开始新的筹划,所以只能厚颜无耻地没有弃官,赶赴青州上任。
    中平二年十一月,陈暮与王朗再加上刘备派来接他的太史慈,三人与十多名护卫士兵一起上路,往青州而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