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万世雄主
朱八!
他的名字出现在了所有的修行者的心中,也出现在了禁区之主的心中。
“这个人是谁,他的话,为何让诸天震动,为何会出现在我的心中?
难道他真的能够做到他所说的那样?”
我要让世人都明白我的意,我要让漫天神佛都要烟消云散,我要让所有的禁区都无法继续奴役众生,我要结束所有的黑暗时代。
每一句话,都如雷贯耳,响彻诸天。
这是朱八誓言,他将会立志去完成所许下的承诺。
而且他还身怀龙气,有着至高命格,此话一出,立即震动上苍之眼,在上苍之眼的帮助下,此话遍传诸天,震动万界。
“可恶的凡人,竟然无视我们修行者,这样的人,应该受到神罚。”
“他是明教的创始者,身居光明顶,敢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让我们的势力,集中起来,打上光明顶,先让明教烟消云散。”
“这个势力,不应该继续存在下去了,就算他是真命天主,也得魂飞魄散,不然的话,他一旦得势,诸天万界中,再无仙神,再无修行者,再无生灵通灵得道,这是对所有修行体系的挑衅。”
“太邪恶了,明教应该被取缔。”
朱八的一席话,可以说得罪了诸天万界中所有的修行势力,任何修行势力,都对明教生出了厌恶之心。
“我们本是重续长生路,开启帝乡之门,这人却是要断了天下的修行之根,乃是魔根深种,不可不除。”
朱八说完这话,自身是感应不到种种变化的。
可是身为儒门行走的王佑安,却是深深震动,骇然变色。
“公子,你说这样的话,是要得罪诸天万界,所有的修行者的,对我们以后的大业不利,甚至会有无数的修行者不择手段而来迫害你的性命?”
朱八摇了摇头,“做出伟大的事业,总是需要有人牺牲的,我无牵无挂,愿意做这个带头人。
而且,我相信,民心即天心,民意即天意。
天下的老百姓也不希望他们的头上有着作威作福的修行者的,他们也是希望公平的社会环境的。
更何况,我的命硬,想要杀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事情,你不用担心。
我决心已定,要尽平生之力,扫除世间妖氛,把所有的修行者都赶出去。”
王佑安心中不语,对于朱八如此大的气魄,他是深感佩服的,就算是他,都不敢说出如此的逆天之语。
儒门圣地,早已经存世千百万年之久远,其内滋生了种种的腐朽,但是关系盘根错节,难以理清头绪。
许多人,早已经不是真正的儒门中人,忘记了儒乃是人之需的根本奥义,反而是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取利益,至于百姓早已经被他们放在一边。
这样的弊端,如同蛀虫死死的贴在了儒门圣地上面。
但是王佑安自认现在的自己,都没有扫除儒门蛀虫,革除儒门弊端的决心和魄力,更何况是扫清天下的妖魔鬼怪这样的气魄。
而自光明顶前来的刘温,半路上也感应到了这种天机变化,心中万千震动。
冥冥中,他也抓住了一丝天机。
仿若站在了命运的长河之中,遥望未来种种变化。
天下无神,世间无仙,一切归于平等。
“那样的世界,怎么可能存在?”
刘温摇了摇头,苦笑一声,“难道自己这一世的使命,会是如此的艰难,想要扭转天机门的命运,想要偿还刘氏一脉的无尽业力,就这么难吗?”
他心中自己是刘氏皇室的最后一支,也是天机门的最后传承,若是自己无法扭转一切,自此以后,刘氏皇室、天机仙府都会断绝。
彻底的成为历史云烟,再无半点的未来可言。
“我要让世人都明白我的意,我要让漫天神佛都要烟消云散,我要让所有的禁区都无法继续奴役众生,我要结束所有的黑暗时代,这样的气魄,必然是千古一帝,万世雄主才能说出来的,不愧是天命之主,引导时代的强者之心。”
“这样一位全心全意的为了百姓着想的天命之主,就算是我刘温真的为此而死,也绝不会有半点后悔。
世事如潮,纵使大罗金仙也难逃一死,若是我能够真心实意的为百姓办事,能够让我自己的名字在百姓的心口之间传诵,那我就相当于不朽了。”
刘温种种的念头转动,心中浮现出来朱八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真正的死亡,是百姓们彻底忘记了你,只要有一人心中还记着你,你就一直没有消亡。
而那些修行者,所谓的长生之路,都是自私而狭隘的,他们以众生之血,众生之运来延长寿命。
这样的行为是要遭受百姓们反对的,注定是不会成功的,也注定是不会长远的,早晚有一天,他们会被打垮,成为历史的尘埃,且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对的势力,都打不败的,所有的禁区强者都是纸老虎。”
刘温心中不断的回荡着朱八曾经说过的话,豪情万丈,不惧一切,且脚踏实地的去执行,去完成。
“我们的目的能够达到,一定能够达到,把所有的九州百姓团结起来,我们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的。”
种种的话语,在刘温的神魂念头中回荡,最终化作了最为坚定的决心。
誓死追随朱八,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不惜一切代价。
“只是接下来,光明顶将要遭受天下诸多的势力的围剿,无数的势力围攻光明顶,若是光明顶能够挺得过来,光明顶将会震动天下,成为天下所有为了百姓而奋斗的志士仁人的旗帜。
若是失败,一切都成齑粉,就彻底完了。”
刘温一边行路,一边把全部的心思用来考虑如何应对因为朱八的一席话而带来的种种连锁反应。
万千势力围攻光明顶的情景,几乎就在眼前。
刘温思虑种种,却是一直毫无头绪,难以为明教寻找出来一条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