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生物圈”计划投资
以人类如今的科技水平而言,能否真正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所以曾经有人去干了,在登月计划之后,他们开启了最激动人心的科学工程,叫做“生物圈2号”。
在1982年,一场在兰西帝国乡间举行的会议上,一群世界顶尖的科学家经过激烈的讨论,决定进行一个实验。
也就是在地球上建立一个封闭形的结构空间,作为未来下一步行为的实验基地。
人类移民火星之后的栖息地,世界爆发核大战之后的庇护所,当然了,也可以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最大规模的实验室。
这也是“生物圈2号”名字的由来,而“生物圈1号”也是我们人类栖息的地球本身。
这在当年是有一个非常伟大的构思,地球养育了人类,而如今的人类却是要脱离地球,自行创造一个可以供他们栖息的“地球”。
如果换句话来的话,就是人类希望自己已经可以开始当“上帝”了。
按照设计,“生物圈2号”需要占地1.3万平方米,里面要有5种地形和形态:热带雨林,热带草原,还有沼泽,沙漠和海洋。
不仅海水是利用外面的海水和淡水比例配置,而且要通过人工的机械制造波浪,此外要有两个人工生物的村落,集齐农业区和居住区。
与此同时,为了充分模拟地球的真实生态,需要在“生物圈2号”内部投放3000种植物以及1000种微生物。
最为关键的是,“生物圈2号”是由8000根白漆钢梁以及6000块玻璃组成的一个封闭的环境。
但是由于内外温差会导致压力的不均匀,进而破坏玻璃面板,所以在“生物圈2号”内还装了两个被称之为“肺”的体积可变室,用来调节封闭结构内部的气压。
只不过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金计划,“金主”还是不难找到的,最终来自阿美坚得克萨斯州的艾德·巴斯成为了主要投资人。
尽管“生物圈2号”的最终建成费用已经达到了2亿美金左右,是预算的六倍,然而到最后还是顺利竣工了。
1991年9月26日,四男四女一共八名科研人员,就像是宇航英雄一样,在公众和媒体的欢呼之下,进入了建立在亚利桑那州海拔1200米沙漠上的“生物圈2号”。
此时的人类终于开始尝试扮演一次“上帝”。
然而自从“生物圈2号”的封闭舱门被关闭的时候,一切不顺利就开始了。
按照原先的规定,在舱门关闭之后,两年之内,“生物圈2号”内部不允许有任何的东西进出,换一句话来,“生物圈2号”里的所有生命,都必须坚持两年。
八个人必须吃自己耕种的实物,吃循环的水,呼吸循环的氧气。
然而问题就在这里,生存下去成为了唯一的目标,走进“生物圈2号”的八名科研人员,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系统计划进展。
在舱门关闭的第十之后,意外就发生了。
一名研究人员将手指伸进了一台打谷机,半截中指都被削掉了。
尽管这八名科研人员在进入“生物圈2号”之前,都受过了专业的训练,但是他们却并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发生。
实际上了,如果他们真正处于野外的自然环境之下,发生这种事情之后,他们也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顺其自然”。
毕竟这是一次实验,所以那名科研人员被送出去之后几个时处理伤口,“两年内不得进出”的规定从一开始就被打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八名科研人员发现,这种事情其实只是事一桩,更大的事情发生了,因为他们的生命被威胁了。
造成这一个威胁的就是“生物圈2号”内部的氧气含量开始下降。
这一现象首先就是造成了“生物圈2号”内部的海水变酸,导致很多动物死去,其中大部分都是脊椎动物。
然后所有的传粉昆虫开始死亡,而建筑物里随处可见的黑乎乎的生,比如物蟑螂和蚂蚁开始横行无阻。
科研人员百思不得其解,因为“生物圈2号”内部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循环,是经过许多次的验证和设计的。
然而他们最终还是发现,原来种植庄稼的肥料里面微生物,以及建造建筑物的混凝土,会对大气的成分产生严重的影响,而这些大家此前都是没有想过的。
当然了,氧气含量减少所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威胁了人类的生存。
如果“生物圈2号”是一个建立在火星上的基地,那么今那八名勇士真的只会存在于教科书上和挂在墙上了。
1993年1月,当“生物圈2号”里面的氧气含量已经从当初的21%下降到了14%的时候,八名研究人员都在苦苦支撑之时,外界开始决定对内部输入氧气。
尽管在圈内的八名科研人员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足,但是从科学实验的角度来看,氧气是一切生存的基础,如果外界输入氧气的话,那么这个实验已经基本上可以用失败来告终了。
1993年6月26日,在顽强生存了一年零九个月之后,最初进去的八名科研人员,有七个选择了走出“生物圈2号”,即便是距离当初约定的两年时间只差了三个月。
1994年3月6日,由五男两女组成的第二批居民,再度进入了“生物圈2号”,但是这一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又失控了,所以他们只呆了十个月便是匆匆撤离。
至此“生物圈2号”就再也没有人住进去过了。
后来从“人类的壮举”再到“奢侈的科学”,其实当时的媒体风向转变是非常快的。
甚至有很多人都开始反思,这样一个昂贵的实验,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其实还是有一点的。
比如在圈内大气层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比例的失调,就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