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宜独断之
蔡齐一出政事堂,便在心中暗骂吕夷简老狐狸。
驳回安乐侯的章程,若是吕夷简这个同平章事出面,官家便要多给些面子。即使不驳回,也会暂缓。但是到了自己这个参知政事出面,就不一定了。
还是要想好说辞,才好在官家面前予以驳回。
手中拿着安乐侯的章程,蔡齐看了数遍,才摇了摇头。要说这章程的出发点,并没任何私心,也并无半点坏处。要是硬将其驳回,怕是不易。
不过,蔡齐还是找了一些缺点,那便是这百工技院的规模似乎不小,其中要消耗的经费便不会少。
官家怕什么,怕伸手要钱。虽然官家性格仁厚耳朵根子软,但是要从官家手中抠出钱来,可不是一件易事。
蔡齐是如何也不相信,为了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工匠,官家肯出了这笔钱。
而且,蔡齐也并不需要反对,只要将事情延缓。然后拖上一拖,这件也自然就无疾而终。对于安乐侯的建议,只要多来几次这样的结果,便可打击到他的气焰。若安乐侯一事无成,官家也不会再看重他的能力。而朝中一些年轻官员,也不会再注意此人。
到那时候,安乐侯便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他的勋贵,再想兴风作浪插手政务,便既无可能也无威信。
来到崇政殿外,蔡齐具名求见官家,立时有小黄门入内通报。
很快小黄门便出来,将蔡齐请进崇政殿内。
“臣蔡齐,见过官家。”蔡齐躬身施礼。
“蔡卿免礼,有什么事便逞上来。你我君臣忙于国事,不须太多客气。”赵祯很是随意的道。
蔡齐取出范宇的章程,双手递交到了陈琳的手中,请其转交于官家。
“这份章程,乃是安乐侯范宇所逞上的。”蔡齐道:“其一片拳拳为国之心令人动容,只是安乐侯终究年轻,却是想的简单了。”
赵祯取过陈琳递上来的章程,细细的看了一遍。
“这本章程很是详细,让工匠们读书识字,虽然历来未有,但功在教化,又可加强军器制造,却也是好事。”赵祯将章程放在自己的案上,接着道:“蔡卿家认为安乐侯年轻,想来是有些不同意见了。不如讲出来,让我也好有个参考。”
蔡齐看到官家动问,便拱手笑道:“此事安乐侯有些操之过急,工匠们读书,实在是有些异想天开。虽然安乐侯出发点不错,是为了大宋好。但是此事并不现实。工匠们都有各自的事情,哪里能够安心读书。而且这些人若是读书的料,如今岂不是都能考取功名了。”
赵祯听了蔡齐的话,对于工匠们不由也起了轻视之心。确如蔡齐所说,工匠们有读书的才能,谁还愿意去做工匠,考个功名不好吗。
“蔡卿,你的话也有些道理。”赵祯也脸上泛起笑容道:“但是安乐侯的建议却也不错,让工匠们读书识字,便于传下百工之艺。若是我朝能出一个如鲁班墨子一样的工匠,也是一件好事啊。”
蔡齐听到赵祯居然还有支持安乐侯的意思,便急忙抱拳道:“官家,鲁班墨子之流,皆为诸侯争霸之时的巨匠。若出此等人物,岂不是代表着天下割据会有诸侯之乱?臣以为,这等样人没有也罢。这等人不见得能造福一方,却弄不好会祸乱天下。哪怕有一丝风险,我大宋也不应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舍了如今的盛世。”
在赵祯的心中,安乐侯范宇的分量还是比较重的。哪怕蔡齐已经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赵祯也不想轻易的否决掉安乐侯的章程。自上次与李太后之间的隔阂消散,赵祯心中便对安乐侯范宇极为亲近。虽然没有明言,但也视之如兄弟。
“蔡卿,你为参知政事,岂可轻言怪力乱神之说?我大宋盛世,凭借的是祖宗功业还有诸臣用命,亦不会为多一两名巧匠而有所损伤。”赵祯面色不善道:“若是这也算坏事,那便让这等坏事多一些,看看我大宋盛世会不会大厦将倾。”
没想到官家的反应会如此激烈,蔡齐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蔡齐也非愣头青,急忙躬身道:“官家息怒,臣所举的例子或许并不恰当,然而臣之一片忠心,却是可表天日。臣只是怕这些工匠读了书,便不安心于工匠之事。若是这般,反不如现在这样更来的容易管束。而且,成立一所百工技院,所需的钱财也不会是个小数目。臣知道应天书院当初建立之时先帝尚在,应天人曹诚,以三十万贯建学。筑学舍百五十间,藏书千五百卷,并愿以学舍入官,因而得到先帝的赞赏。”
蔡齐抬头看向赵祯,接着道:“官家,只一个应天书院便要花费三十万贯,何况一间百工技院?若以百工授徒读书识字,便还要比书院多许多工匠事物的消耗。臣以为,没有五十万贯,是建不起来的。”
原本赵祯还想要替范宇争取一下的,可是却被蔡齐算出来的这个数字吓住了。大宋虽然富有,每年的税赋有上亿贯之多。可是大宋冗官冗兵冗费,绝大多数税赋都是看不到的。真正能拿出来用度的,可算不上多。
“这、这么一间百工技院,难道要花费如许多的钱财不成?”赵祯都有些结巴了。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赵祯身为大宋的当家人,自然明白这些钱代表着什么。因此,到这里他是真的犹豫了,有些拿不定主意。
蔡齐看到官家有所动摇,便趁热打铁道:“官家,如今朝廷各处所用靡费甚多,岂能为了一些工匠便抽调别处的费用。与其这样操切办工匠之学,不如等上一等,待朝廷宽裕了,再论此事也不迟。事情总有轻重缓急,此事便缓缓亦可啊。”
听到了蔡齐的建议,赵祯终于是被其所说服,“蔡卿所言甚是,此事便先缓一缓就是。这份章程便留在我这里,待见了安乐侯,我再与他分说。就是。”
蔡齐原本觉得百工技院已经开不成了,可是听官家的话,似乎还要向安乐侯解释一下。若是这样的话,以官家的耳朵根子之软,怕是又会改了主意。
“官家身为大宋之主,做了决断何须向臣子解释。”蔡齐疾声道:“臣以为,官家宜独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