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红楼之沧海横流_分节阅读_7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八十三章 激士气抛砖引玉璧思战略鲜血铸太平
    司徒晟听完了那个人之话,只是点了点头,也没有说行还是不行。那位武将一看司徒晟的反应就知道他提出的策略不能令皇帝陛下满意,看来他的话语中还欠缺了些什么。
    江源在心里面摇了摇头,何止是欠缺了点儿什么,简直是欠缺太多了。这个方案一半可行,一半则完全不行。
    联系月氏人联合夹击北蛮当然可行,有了月氏这个熟悉北蛮地形的盟友引领,大靖之军更容易攻入北蛮国的腹地,也能消灭更多的有生力量,当然是很有价值的。可是联合月氏攻入王庭起到的效果就没有这位将军想象中那么好了。
    前面已经说过了,北蛮国中也不是所有的势力都愿意听从大汗的命令的,很多人都是面上臣服了,心里面根本就不服气,只不过屈服于强势而已。若是北蛮的王庭被兵马踏过,大汗甚至全部王族被擒,那么这些不服管的部落们立刻就得竖起反旗,自立为王。
    马踏王庭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会会造成打草惊蛇的不良效果,万一这些不服管的部落直接躲入了大山之中,三不五时袭击一次靖军,顺便劫个粮道什么的,或者干脆发展成四处劫掠的山贼,那么想要收服北蛮国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不知道还要增加多少了。
    这法子完全不可行,前期太过冒险,后期又事倍功半,还容易给北蛮国留下喘息之机,万一让这些北蛮的部落们休养生息,就又是一个心腹之患。所以完全不行啊,这位武将实在是太过想当然了……
    光是慢一点还好,慢了还起不到效果,这就完全不成了。
    果然,司徒晟淡淡地说道:“联络月氏还是可行的,月氏为了生存联络大靖,已然获得粮草无数,也该是他们回报的时候了。可是……”他话锋一转,接着说道:“马踏王庭太容易打草惊蛇,北蛮的民风不同于大靖,擒贼擒王只能抑制其军心,断不能轻易控制北蛮全国的,此策虽然有可取之处,还是有些欠妥。”
    那名武将略微有些沮丧,施了一礼,退回了座位。
    这人刚刚下去,旁边又立刻站起来了一个人。他走到大殿中央,施礼之后开口说道:“陛下容禀,末将以为,北蛮之军不懂农桑,不事耕种,行军作战向来不备粮草,平时以牛羊为产,战时杀牲畜为粮,从无粮道之说,因此行军敏捷。然征战之时,动摇军心之上策便是断粮,若有方法断北蛮军民之粮,则其斗志必衰竭,可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
    这个人明显吸取了刚才那位武将的教训,干脆不提全面战略的事情了,直接就阐明了自己的战术。不得不说,这也是个不错的办法,战略是大问题,讲究放眼全局,不是一般人能够把握得住的,而战术是为了战略服务的嘛,好的战术虽然没办法像提出战略一样出众,也是能赢得皇帝陛下的青眼的,总比说多错多的好。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本事将全局考虑清楚的,要真都那么厉害,岂不都成了名将大帅了吗?这人很有自知之明,晓得自己没这个本事,还是提点有用的方法吧。
    “北蛮无粮道可断,若想要断绝北蛮口粮,就要灭绝其牛羊等牲畜,因此末将想出一法,不知是否可行。”那人谦逊地说道。
    “北蛮国虽说是逐草而居,但是为了牲畜们饮水便利,所居之地必然不会远离湖泊和河流。若在其饮水之地上游放置一些病死的牛马尸骸,则下游饮水的牲畜必然会患病而死,如此下去患病的牛马日增,可以此来削减北蛮的口粮,以起到断粮草的作用。”
    不得不说,虽然损是损了点,不过这还真是个值得一用的办法。江源心里面点了点头,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这主意损的好,损的有特点。
    他仔细看了看,发现刚刚在殿中说话的是从北疆听宣回京的一名副将,名字叫做孙利。相比起上一个人那完全不可操作的提议,这回这个孙利倒是说了一个能够执行的法子,而且在上一世的历史上还真的有人使用了这样的法子,并且获得了成功。
    野史里面有一条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记载,是说西汉武帝朝封狼居胥的冠军侯霍去病之所以英年早逝就是因为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了水源之中,而霍去病饮用了水源里面的水,这才得了瘟疫而死亡的。
    当然,这只是野史,有没有这回事还是两说,不过在正史之中也有相关的利用疫病来战胜敌人的记录。
    十四世纪中期,蒙古西进的时候曾经攻打到一个叫做卡法的城市(即现在乌克兰的费奥多西亚),结果始终没办法将其攻下。愤怒的蒙古人使用投石机将患有鼠疫(黑死病)而死的人的尸体丢进了卡法城内,导致了一场史上超大规模的鼠疫爆发。
    这一场鼠疫在欧洲足足肆虐了三个多世纪,当初被蒙古攻打的卡法城民众几乎死绝,整个欧洲都陷入了瘟疫的恐慌之中,就连莫斯科的大公都死于了鼠疫。浩大的瘟疫夺去了两千五百万欧洲人的性命,并致使全世界超过七千五百万人的死亡。
    据称,这场瘟疫影响到了欧洲、中东、北非和印度地区,大约使得这些地区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就连隔着大海的英国都没有躲过去,更不要说其他的国家了。
    拜这场浩大的瘟疫劫难所赐,也不知从哪里传出来的流言,说是不洗澡可以防止患黑死病,因此整个欧洲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基本都坚持着一种极其不卫生的生活方式,导致香水永远缺货,这间接拯救了那些从事香料贸易的商人……
    据说一生就洗了三次澡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就是这个谣言的牺牲品,当然,他们整个家族貌似都是此流言的信徒,这让人实在不敢想象欧洲贵族的日常生活了。一个国王都是这样“预防疾病”的,可想而知欧洲当时的卫生状况了……咳咳,不过想一想欧洲那时候的外科医生都是理发师兼任的,这实在是……
    嗯,说远了。
    这个计谋倒是可以作为辅助策略而存在,如果北蛮国的牛羊马匹大量死亡,那么对于大靖的军队来说绝对是大大的福音,就算因此害死了自己的战马也是相当合算的。
    大靖的最强武力在于步兵,在于新式的武器装备,骑兵只是作为辅助力量存在的,没办法成为主导,可是失去了机动性的北蛮就是待宰的羔羊。失去了马匹的加成,就算十个北蛮加在一块都比不上大靖的军队,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可行的策略。
    主意阴损确实是阴损了一些,可是又有谁规定打仗不能出损招的?在这个完全没有下限的年代,你不损自然有别人阴损地对待你,只要控制好牛马疾病的范围,只毒死牲畜而不伤害人类,这种事情江源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北蛮的人都能杀了,还差杀一些他们养的牛马吗?这年头有没有动物保护协会……
    孙利也退了下去,不过他心情倒是不错,皇帝陛下明显对他的计策比较满意,虽然话语中没有太过赞赏,但是也没有反对,这就证明这条策略得到了皇帝陛下的肯定,给他增添了不少升官的机会。
    第三个站出来说话的是京城永定门的守将吴元庆,他是三藩作乱之时司徒晟的老部下了,是司徒晟在邯郸城招来的黄河两岸的士兵中的一员,从加入军队开始就屡立战功,甚至在魏国敌军冲上城头的时候替司徒晟挡过刀,备受皇帝的信任,因此才能在如此年轻的时候领下守卫京城城门的职责。
    吴元庆站定施礼之后,说道:“陛下,末将私以为定下何等攻击北蛮的战略取决于陛下您。”
    这句话倒是很有趣,要什么样的战略取决于陛下,难道是说干脆陛下您自己去想办法吧,我们这就回去歇着了?还是说陛下您想怎么玩都行,我们不在一个水平之上,说了你也听不懂?
    在座的武将们实在忍不住将眼角抽了抽,心道,吴元庆,你小子说话也太直了一点,别说你说的没道理,就算有道理也至少转个弯再说啊……
    知道的说你心直口快,不知道收敛,不知道的还不立刻把你给拖出去直接发配崖州,下辈子都回不来啊……陛下是明君没错,可他又不是面团捏的,性子大着呢,在江南砍官员的脑袋跟砍西瓜似的,谁知道是不是看你不顺眼就把你给咔嚓了。得了,且看一会儿有没有人肯救你吧……
    “喔?”司徒晟听了这话也没有生气,论起语出惊人,吴元庆比起江源来说差远了,江源在私下里有时候才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呢,就连他这么大的胆子都被吓到过,吴元庆说话比江源的好多了。于是他点头示意吴元庆接着往下说。
    吴元庆又施一礼,继续说道:“战略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达成某种战果而存在的,需要什么样的战果就要制定相应的战略才行。陛下如果想要灭亡整个北蛮国全部之人,那就需要一种特定的战略才行,而陛下若是只想要收北蛮之人为己用,又需要另外的一种战略对付他们。不同的战果需要不同的战略,所以末将才说定下何等战略取决于陛下您,陛下得先说出想要什么样的战果,这样臣等才能针对战果提出相应的战略来。”
    江源眼神一亮,这个吴元庆武力水平很一般,思想上倒是不错啊!江源记得当年他曾经无数次将吴元庆“挑于马下”,倒是真没注意过这人的策略水平,现在看来司徒晟提拔这人果然是颇具眼光的,在发掘人才上面他确实有不如司徒晟的地方。
    江源必须承认,吴元庆的头脑还真的很不错,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也与前面的两人有所区别,虽然不知道他其他的能力如何,就凭他刚刚的这段话就能听出,这是一个人才,至少头脑上不僵化,是个聪明人!
    司徒晟没有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而是直接问道:“若朕想要彻底灭亡北蛮一族该如何出兵?若朕只想收北蛮之人为己用又要如何应对?”
    吴元庆略一思考,开口回答道:“末将才智有限,实在想不出如何彻底灭亡北蛮一族。”
    他这句话一出口,下面坐着的众将偷着乐的有,暗中辱骂的也有,更多的都是睁大眼睛惊诧地望着吴元庆,你丫竟然不知道,那你接的什么话啊。开始的时候说的那么多,还以为你口气那么大,能想出什么好法子呢!结果你竟然说你不知道该怎么做?!
    江源抽了抽嘴角,忍不住咳嗽了两声,咳咳,他刚刚的话说的太早了,这个吴元庆不但是个人才,还是也难得的妙人,面对皇帝的时候都敢说笑话吗,你当你是说单口相声的艺人吗……
    吴元庆接着说道:“末将虽然不知道应该如何彻底灭亡北蛮一族,却知道应该怎么削弱北蛮国的实力。”
    您还真是大喘气,你知道什么倒是早点说啊,这技巧听上去更像相声了……江源忍不住揉了揉额头两边的太阳穴,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面前这人了,有一种手痒想揍人的感觉怎么办……
    “北蛮之国就如同一群鱼一般,若要将鱼群引来,一网打尽便要有合适的饵料才行,若是末将出谋,必然以张垣为饵,引得北蛮大军前来。”
    吴元庆半点窘迫都没有,接着说道:“张垣为大靖与北蛮两国通商之地,物产富足,金银遍地,北蛮部落贪图张垣之地久矣。若大靖以张垣为饵,遣一巨商暗中联络北蛮,假作欲投效北蛮,愿为内应,并献上张垣以作进身之阶。”
    “到时候埋伏大军于张垣附近,成围歼之势,待到北蛮大军前来,便可趁机断其后路,灭此贼寇于张垣城下。北蛮之人向来贪婪,不事生产,只知掠夺,若听说有内应辅助,可轻易取得张垣,必定心中难以满足,定然还想趁机夺下张垣附近数城,因此统帅之人必定为北蛮大汗,所带之兵必不会少于十数万,甚至可能为二十万以上。若将其尽数留在张垣,必然能大为削弱北蛮之力!”
    这条计谋一点都不夸张,张垣城的人本身也许没有多少财货,可那是在它成为两国通商之地以前,现在可就大大的不一样了。
    因为大靖与北蛮之间有茶叶和盐的大规模贸易,张垣城借此良机已成为了整个大靖都颇具盛名的富庶之地。想想扬州,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富裕,不就是因为天下盐商尽皆聚集于此才成就了这片福地吗?若是没有富得流油的盐商聚集在那里,又哪来的如此繁华的城池?
    扬州既然能够如此繁华,张垣也不遑多让。作为大国与大国之间的贸易地点,张垣的富裕程度便是想要形容都难。全国稍微有些眼光的巨商尽皆汇聚于此,这里每日流通的金银货物根本难以计数,比之京城的繁荣都不差什么,简直可以比拟后世东南沿海某些开商口岸的繁华了。
    那里不知道聚集着多少大靖国和北蛮国的商人,便是西域甚至更遥远的欧洲都有富商来此贸易,抢下了张垣城简直比劫掠了一个大国的国库还要合算,这个诱饵真的有足够的分量了。
    有张垣这样绝对拒绝不了的肥肉做饵料,别说是引来北蛮的二十万大军了,便是引来更多也有可能。若是能够提前张网网住这些大鱼,简直就像割去了北蛮国的半壁江山一样。
    江源在心中默念:马邑之谋!
    没错,吴元庆的这条计策和他前世听到过的西汉聂壹的马邑之谋相差无几。聂壹是汉武帝朝的富商,曾经献上马邑之谋,以汉朝的马邑城作为诱饵,希望引来匈奴大军加以消灭。这条计策相当好用,甚至连匈奴单于军臣都引来了,差点就将他生擒活捉。
    这条计谋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雁门尉史被捕,他在匈奴的威胁下提前泄露了马邑之谋的全部计划,让还没进入包围圈的匈奴人逃得性命,否则来的那些匈奴人恐怕要有一多半亡于马邑城下了。
    计划是很好,可惜“几事不秘则害成”,事情一旦被泄露,不但没有抓住军臣单于,还激怒了来犯的匈奴,引来匈奴大规模的袭边。为了报复马邑之围,军臣单于发动了无数次对于汉朝边郡的袭击,不停的掳掠汉人,这才引发了汉匈之间的大规模作战,成为武帝朝两国交战的导/火/索。
    虽然后世有不少人对于马邑之谋的计划各种批判,什么劳师伤财,什么徼一时之幸,就差没有指着鼻子骂主导计谋的聂壹和王恢了。可是事实上呢?无论结果如何,如果当初的马邑之谋成功,那么汉朝还需要牺牲那么多将士的性命,经历长达三十年的征战才能取得对匈奴的全面胜利吗?那些批判马邑之谋的人,怎么不自己穿回去打仗试试?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个吴元庆确实有些本事,也难怪他只是小卒出身,却能在三藩之乱中脱颖而出,确实是个能人。
    虽然吴元庆的这条谋略并不符合司徒晟的想法,可是他这条策略确实不错。司徒晟对他点了点头,嘉奖了吴元庆几句,这才再次询问其他武将的看法。
    前面三个人的出现起到了抱砖引玉的效果,之后不断有武将起身阐明自己的想法。有的可行,也有一听就知道不成的,不过司徒晟也没有太过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肯发言,至少证明他们是愿意去想愿意去做,肯替他这个皇帝办事的,总比想都不肯想,直接反对出战要好。
    这一场讨论从上午一直持续到华灯初上,虽然最终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不过所有人都被司徒晟和江源一步一步地带上了船。
    呵呵,最开始大家明明是在考虑是否要去北伐的,结果到了最后,所有人都在考虑应该怎么北伐了。北伐这个提案在京中轻易地获得了全部武将们的支持,那么下面就要看大朝会之时文官系统对此的反应了。
    打马回到冠英侯府,江源靠坐在内书房之中,双眼无神地望着屋顶的瓦片,整理着脑中的思绪。
    征伐北蛮国的事情他和司徒晟早在相识之初,十年之前就有过议论,而随着这些年各种战略条件的充实,整个战略的布局也变得越来越完善。今天司徒晟名义上是在询问众武将征伐北蛮之计,其实不过是为了试探群臣的想法,听一听他们的见解,看看能不能补足他们制定的战略的一些缺憾,实际上,对战北蛮国的大战略早就在这十年之中被他们一点一滴地确立完毕了。
    对北蛮这种大国开战可不是一拍脑袋,灵机一闪,说几句大话就能行的,光是前期的各项准备就至少需要几十年,之后需要收集的信息和制定完善的策略又需要几年时间才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