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42章 坚定方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蜃龙系列持续两个多月供不应求,代工厂加班加点也无法满足。
    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让蜃景科技、华为、小米、神舟等华夏企业,吃得满嘴流油,庞大的现金流不断回笼,然后又可以拿着这些钱投资到研发部门之中,继续开发下一代全息产品。
    而国外的数码产品巨头,面对如此局面简直焦头烂额,尤其是手机巨头操作苹,面对全息手机的取代大势,市值每天都在暴跌,如今两个月过去,市值已经不足之前的四分之一。
    之所以还能稳住四分之一市值,还是因为操作苹宣布即将推出的操作苹21,将会是全息手机。
    “操作苹急了。”华为的余董,在办公室里悠闲的喝着茶,与来访的蜃景科技副总聊天,“全息技术他们可拿不出来,即便跟你们蜃景科技合作,也不可能短时间里推出操作苹21来弥补市场份额。”
    副总笑道:“我们暂时还不会与操作苹合作,这一次我们计划要把国外影像市场清扫一遍,把标准制定抓在手中,成为行业领袖。”
    “能行吗,罗米市场可不好弄。”
    “行不行都无所谓,他们敢诉讼,我们就干脆不卖了,有过科大闪电的吃亏教训,蜃景科技不会再犯错的。”
    “所以,操作苹是必死无疑了?”
    “肯定的,我现在已经可以预料,操作苹21只是假新闻,背后的资本要稳住股价然后找接盘侠。不过我们很快就会对外宣布,因为生产力匮乏的原因,暂时不其它手机企业合作。算是做件好事,不能总让老实人吃亏,哈哈。”想到即将到来的局面,副总笑得更开心了。
    余董感慨道:“这就是掌握核心科技的价值,蜃景科技垄断了全息技术,华夏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是啊,这个时代拼的就是核心科技,以前你们华为独自为战,现在不同了,很多企业都成长起来,纷纷掌握了自己的核心科技,再有我们蜃景科技与科大闪电带头冲锋,属于我们的游戏规则已经开始了。”
    “真不容易? 费了多大力气? 才终于掌握住游戏规则!”
    “开头艰难,不过接下来就会越来越顺利的。”
    ……
    夜光基地。
    已经不再适合叫做夜光? 随着第二代杜恪领域的技术升级? 笼罩在整个基地上空的杜恪领域彻底修改为单向透光,外面的光线可以自由进入夜光基地? 只是夜光基地发射的光会被领域干扰,然后导入地下? 并且通过补充光源技术? 让固定的画面透出。
    这样卫星拍摄下的夜光基地,永远都只是一片荒地。
    “晒太阳的感觉很好,就是有点热了。”一名工作人员擦了擦安全头盔下的汗,仰头看了看头顶的光罩? 虽然可以看到外面? 但依然可以看到一层散发淡淡光泽的“罩子”。
    “早几天开通,还能享受享受,现在开通,马上就到夏天了,感觉直接从冬天跳到夏天? 不少人都感冒了。”另一名工作人员抱怨,此前的夜光基地因为光照不进来? 所以温度一直很低。
    “不过,能看到蓝天白云? 心情好不少。”
    “这倒也是。”
    说着,工作人员又看了看悬浮在半空中的巨大建筑物? 由衷的感慨道:“看到智慧空城一点一点升空? 成就感真的满满当当。上次全体会议上? 领导承诺,所有施工人员的名单,都会镌刻在智慧空城的纪念碑上……想不到我冯成一个电焊工,竟然也能名留青史。”
    如今的智慧空城项目,已经到了升空阶段,各个建筑物基本都已经建好了,正在低空悬浮以寻找缺陷。
    每一座建筑物的顶部,都有动静两态的波位器,既可以单独形成杜恪领域,也可以与周围波位器联合,形成更大的杜恪领域。同时建筑物的底部,则储备着天尊能源模块与磁矩概念充电场装置,确保24小时电力充足。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就是反重力动力龙骨系统,提供飞行力。
    无数的筋斗云系列飞行器,在智慧空城中进进出出,记录悬浮状态下的建筑物数据,尤其是低速运行时的力学与材料,能不能承受,有没有损伤,都是必须要记录的。
    毕竟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建造的巨型飞行物,需要在天空中长时间运行,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毕竟掉下来就没救了。
    “系统运转良好,电力分配稳定,新材料的抗性达标,基本上可以宣布智慧空城项目成功了!”高塔指挥部中,一名院士看着这阵子记录下的数据,心情大好。
    “从我们获得反重力技术开始,基本上成功就是必然,只是没想到会这么提前。”
    “现在只等十米球就位了,哈哈。”
    “杜院士已经去了黄岸基地,相信十米球入驻智慧空城的时间不远了。”
    目前的智慧空城,电力系统依然由地面供应,没法在天空中建造发电厂。而杜恪此次前往黄岸基地,就是为智慧空城解决最后的能源环节。
    没有能源的智慧空城,只是空壳子而已。
    一旦有了充足能源,智慧空城说它是天空之城可以,说它是空中要塞一样可以。
    “杜院士,还有三天就调试完毕,可以试通车了。想一想真的是激动,前年我还在研究怎么提高人造太阳的温度,现在已经开始制造小型化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了,真的是恍如做梦一般。”主持十米球的总设计师,是核工业的专家李院士核聚变领域的大犇。
    在核聚变这个领域,没有光笼技术之前,华夏就走在世界前列,有了光笼技术,更是突破天际。
    “这几天都没睡好,想到十米球应用开,就感觉太空时代距离我们不远了。”
    “是啊,太空……”
    “对了,李院士,五米球的预研进展如何了?”
    “理论没有问题了,但是对材料的需求非常苛刻,目前我们的铸造工艺和材料强度,还不足以承受五米球的强大对抗力。”李院士摇头,要把核聚变压缩在十米直径的球内,已经难如登天,现在还要进一步把它压缩在五米直径的球内,那就不是登天了,而是大闹天宫。
    杜恪严肃说道:“材料确实是大问题,这方面我会想办法,至于五米球和一米球的预研,还是要继续进行,可控核聚变的小型化,是华夏前进计划长期而坚定的方向。”
    “我明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