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发展迅速
寇仲以赵家庄为根据地,训练这些流民一个月之后,带领双龙军攻破了十几家门阀士族的庄园,他打土豪,分土地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流民加入双龙军,军队迅速扩张到3万,经过十几次小型战斗,双龙军的战斗力也有一定的提升。
寇仲除了没有占据县城和郡城之外,可以说完全控制住整个苏州,正式成为天下群雄当中一小股起义势力,他们甚至引起了沈法兴的注意,这本来是他的势力附近,但现在却忽然出现了一股起义军,他自然要关注。
只是双方还没有起冲突,现在杨广死了,大隋的官员一时间都混乱不堪,现在沈法心到处攻城略地,而隋军也士气全无,占领城池容易了10倍都不止,就好像玩《三国志》地图上的空城一样,只要派出军队,就可以占据这些城池,现在正是他大力扩大地盘的时候,他没有兴趣和寇仲他们的双龙军起冲突。
在沈法心看来,既然四周还有大量可以扩张的地盘,那就先放过双龙军,等扩张完毕,再吞并双龙军这方势力。
而寇仲他们也没有想到自己起义居然如此顺利,到现在一点阻碍都没有,可以说势如破竹就占据了一郡大的地盘,士兵也扩张了好几倍,甚至因为打土豪,他们不缺少资金,在绾绾的帮助下,他的双龙军3万士兵,虽然战斗力还不怎么样,但装备却齐全了,再也不是当初那副乌合之众的样子。
甚至因为苏州靠海,他们还想办法联络道方德,寇仲他们自然想要和方德炫耀一番他们的成绩,并且想要方德的支持。
方德接到双龙的信,才知道他们居然跑到江南去了,而且还跟着绾绾在一起,最夸张的事情是他们居然是绾绾资助起义的,方德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真不愧是天命主角,虽然失去了杨公宝库,但马上绾绾赶上来资助他们,可以说剧情全部乱套了。
但双龙他们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深得方德欢喜,这不枉他教导他们两年,有点无产阶级战士的样子。
不过双龙的分基地好像有点远,现在方德连山东都没有打出去,而双龙他们居然在苏州,想要联系,还可以用海运可以办到,但要联合行动,显然不是现在他们两方势力可以做到的。
不过寇仲两人运气好,这一年多了,方德安心的安排自己的种田大业,造船厂终于有产出了,首批5艘500吨级的远洋渔船已经建造成功,现在海运已经成为不在是方德的阻碍了,他可以通过运输船来支援双龙。
而渔业上,有这5艘巨无霸加入,当月方德根据地的鱼肉产量提升一倍,达到10万吨,大量的鱼肉加入,拉底了根据地的物价,连猪肉都降低了一半价格,欢喜的方德都卖了半斤猪肉做菜。
而且这还不是极限,有更多的渔船加入,以后百万吨渔肉都不成问题,这极大缓解了根据地粮食消耗,甚至还可以供应到根据地之外的地方,带来大量的物资和财富,成为根据地最大的财源,有利的辅助了方德在根据地普及教育的事业。
现在方德不遗余力的提高识字率,使用简体字的人群在山东大地上开始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具体有多少方德不清楚,但绝对是百万级的。
单单从人数上已经迅赶上整个大隋的门阀士族群体,他们加起来识字的人数可能都没有超过10万。
师妃暄第一次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才有点明白方德为什么认为门阀士族是纸老虎,靠着根据地的识字人口,方德完全路不在乎门阀士族的人才。
领地中的三个月学会4oo字的扫盲度太恐怖,这种工业化生产初级工人的方式只有汉字文化圈才能这样做。
认识6oo汉字在中国不是文盲,但是在英国只认识6oo个英语单词就铁定是文盲,拉丁语系的常用单词最少都有上万个。过了6级英语会说6ooo个单词,你的英语水平连美国乡村大妈都不如。
但即便如此方德还不满意,这识字率也不过百分之二十,太少了要到百分之八九十,这样根据地的百姓才能成为工业化的工人,文盲虽然也可以成为工人,但工作效率比起识字的工人就差太多了。
远在高句丽的宋师道回来了,傅君婥完全同意了方德粮食换木材的方案,第一批木材已经被宋师道的海船拉回来了,高句丽人砍断树木,做出木筏直接从河流漂道大海上,而后被宋师道拉回来,效率非常高。
而且傅君婥还定下了百万石粮食,这些都是用木材交换的,光这些木材就足够方德制造上千艘500吨以上的大海船,可以说造船业的不缺资源,加上方德的蒸窑,木材再也没有成为造船业的瓶颈,方德甚至让根据地的造船厂准备扩张10倍,不用害怕船制造出来没有人购买,根据地全包了。
但宋师道还给了方德一些惊喜,在大海上往往有一些小岛是候鸟迁徙的落脚点,候鸟在上面排泄,相当于天然堆粪积硝,也是大名鼎鼎的鸟粪石,因为这个近代英国都打了好几次鸟粪战争。
这是一种天然的肥料,撒到田地当中可以增加三成以上的产量,而且还是制造火药重要的资源。
方德和宋师道说过,他给记住了,回来的时候他专门找的一个鸟岛上,铲了一些回来,交给方德来看。
方德看得这些自然大喜过望,有这个鸟粪石根据地明年粮食丰收就有保障了,而且他的火药产能也可以爆发。
这些鸟粪石数量还不少,沿海的小岛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现在唯一的阻碍就是没有足够的运输船,而正好根据地的造船业开始大爆发,运输船马上可以大量制造出来。
于是根据地的农夫忽然发现合作社忽然多了一种叫鸟粪石的肥料,撒到田里可以增加三成的产量,这传闻让大家都好奇不已,但却只是在观望,谁也不知道真假,要是乱用耽搁了一季麦子,大家就要饿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