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六百九十七章 张公修路无钱乎(第四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羽林飞骑没有侦骑四出,人少。
    赶路到村子,村子里居然炊烟袅袅,现在是晌午。
    “离京兆府近,村中的百姓得到了好处。”张九龄猜出来村子为什么会吃三顿饭。
    每当灞水李家庄子有动作,京兆府及周边跟着吃香。
    村口的地方,众人见到了许多只鸡,鸡的腿上绑有长短不一、颜色不同的绳子。
    它们咕咕咕叫着用爪子刨土,不是叼两下,不知道是刨虫子吃,还是吃沙子。
    管事过去找人,村正带着一群人迎出来。
    “真是羽林飞骑,快,拿草,喂马,各家把好饭菜端出来。”
    村正见到羽林飞骑,兴奋地吩咐下去。
    跟出来的百姓纷纷往回跑,取东西。
    一行人进村,先喂马。
    村民们吃得差不多,天热,吃的居然是小米水饭。
    有的村民家中今天就吃咸菜,有的用鸡蛋炒了葱,给端过来。
    “张公,村子小,没什么好饭菜,对付一口。”村正送过来一盘酱茄子,客气道。
    “多谢童村正。”张九龄知道今天人家不会要钱,村正姓童,单名芾。
    他更知道对方不是看在他一个没有了官职的人才给东西,而是羽林飞骑。
    羽林飞骑名声好,更远处的百姓都知道了。
    管事在另一边找人商量着买马,村子里有三匹马,他多给钱,对方可以再去买一匹马。
    什长方广长走过来:“张公,今天住在村子里,兄弟们昨天晚上一路急赶,现在状态不是最好的时候。”
    “听方将军的安排。”张九龄给对方提高了身份,表示没意见。
    羽林飞骑应该保持好的状态,万一遇到危险呢。
    羽林飞骑有十五个人吃饭速度快,水饭更容易吃,扒拉几下,三碗下肚。
    趁着天亮,找个阴凉的地方,把脸一蒙,睡觉。
    另外五个慢慢吃,吃完了开始守岗。
    晚上吃饭的时候,这五个人吃得快,吃完了睡觉。
    其他人分成三班,交替站岗。
    当天亮队伍吃过早饭,再次赶路的时候,果然多了一匹马。
    原来独自拉车的马似乎很高兴,打了好几下响鼻。
    “村正,村子祠堂的门口有个石头压着的纸包。”有村民路过祠堂的时候发现情况。
    他不敢碰那个东西,祠堂岂是可以轻慢的?他找到村正童芾。
    村正带人过去,果然有一个拳头大的石头压着一个黄纸包。
    他先进祠堂上香,这才出来把石头挪开,捡起纸包,打开,里面是二十张一百钱的兑换券。
    还有一封用铅笔写的信。
    “多谢童家村老少款待,但羽林飞骑不占百姓便宜,留钱两千。”村正念出来。
    “好兵啊,我大唐强兵。”村中一族老大声说着,中气十足。
    时间一晃而过,七月到了最后一天。
    有着羽林飞骑保护,张九龄的队伍不用专门算好时间休息和赶路。
    只要马能够休息过来,队伍里的人无所谓。
    队伍变大了,多了四十多个人,都是赶路的,看到羽林飞骑,他们就加快速度跟着小跑。
    羽林飞骑无奈,只好把马让出来给他们骑,不会骑马的还得教。
    他们都是要去更南边,包括张九龄同一个州的人。
    路上走短途的遇到得更多,跟着羽林飞骑走,到地方分别。
    “又到大庾岭了,此路太过难行,只能绕很远的路,不然车过不去。”
    张九龄看着眼前的大庾岭,目光中有着愁色。
    想走近路,只这一条,大家得背着东西走。
    “若是有一条路,两边的村子连上,很快走过去,便少许多危险,不然有人会抢劫、杀人。”
    张九龄忧色更重,跟在队伍里的百姓同样苦恼。
    “张公,你在朝堂为官,可向陛下言说,你要是带个头儿,我们愿意跟你修一条好路。”
    同样是韶州曲江县的人过来跟张九龄说。
    张九龄摇头:“若只为我等通行,修路甚难,需找一由头,这个……广州市舶司?”
    他知道自己上书,说自己家附近的路不好走,朝廷不会管。
    你家路不好走,别人家难道好走?
    若是跟买卖有关系,货物需要运输,朝廷就可能同意。
    百姓早想修路了,没人领头,不懂怎么修。
    羽林飞骑什长过来,他不在乎路好不好,二十个羽林飞骑在,什么抢劫?谁抢谁?
    “张公可是欲修此路?”方广长打量着大庾岭询问。
    “此路难行,你等可回去了,一路护送,九龄多谢。”张九龄抱拳行礼。
    “我们回去不急,张公要修路?”方广长再问,同时汗毛都立起来了,害怕。
    他一路上始终没说钱的事情,出来时李东主说钱是给张九龄修路用。
    结果到了今天,到大庾岭,真要修路?李东主……
    “此地不但应该修路,还应建一关。”张九龄承认,他有想法。
    “既如此,张公何不带百姓修路?本地秋收将至,收完粮食,百姓有闲暇。”
    方广长给出主意,修吧,你说修还是不修?
    “无朝廷之令,不可善动百姓。”张九龄微微摇头。
    “有钱可行?”方广长问。
    “有钱自然行。”张九龄看方广长一眼,心说有钱直接就修了,但没钱。
    “大额兑换券,当地可认?”方广长还有问题。
    路上他们使用小额的兑换券,居然没问题,这边已经够南的了,百姓知道,接受。
    “认,我们愿意要,只要是灞水李家庄子出的兑换券,我们就要。”跟在队伍里的有商人。
    显然他去过长安,知道大面值的兑换券。
    “如此可太好了,张公请看。”方广长向两个兄弟使眼色。
    二人各提了一个包过来,打开,直接把成捆的兑换券倒在地上。
    跟着赶路的人使劲瞅,钱啊,都是钱。
    张九龄拿起一摞,看到了上面熟悉的图案和十缗的数字。
    “这……这是多少钱?”张九龄的手颤抖着,他想通了。
    为什么会有羽林飞骑一路跟着,到了此地又问自己要不要修路。
    “张公,两万缗,够修一条路?”方广长看周围人一眼。
    众人很自觉地往后退,两万缗,几辈子赚不来的钱。
    “光禄大夫李易出的钱?”张九龄想到了背后的人。
    “陛下知道,张公回到家,一边组织人手干活,一边上书一封即可。”
    方广长没直接回答,强调陛下。
    李东主说了,有好事儿都是陛下的,千万记住。
    “陛下恩德如山如父。”张九龄懂了,大喊。
    四十多个百姓跟着喊:“陛下恩德如山如父。”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