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研讨武艺
刘和还沉浸在捡漏赵云的喜悦中,没有继续听赵逸再说什么:“这比遇见云长还要神奇!常山赵子龙长坂坡上七进七出...这武艺端的是...武艺。”
“武艺?将军你说什么?”赵逸打断了刘和自言自语。
刘和一脸尴尬,赶忙圆场:“你们赵家是几百年的将门,想必武艺是极好的。等子龙到了,说不定到时候还要向你们兄弟讨教一些武艺呢。”
“将军客气了!只是...额...我赵家的矛法有些古怪,一般人学了反倒不美。”赵逸道。
一听到赵家家传的矛法,刘和欣喜若狂,他现在步下功夫经历历次战斗已经大有长进,步射在黄忠的指点下也有了几分功力,但是这马上功夫,他学得是雒阳羽林军的羽林枪法,那只是禁军精锐操练的骑术枪法,不是属于大将操练的,此时如果能学到赵家的矛法,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事先说明一下。”赵逸见刘和一副喜不自胜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笑,连忙解释道:“我家这矛法其实并不是纯粹的矛法,而是戟法,只是现在的戟已经和秦以前的戟大有区别,有很多精妙之处可能用不上了。我家是敝帚自珍,一直不舍得丢弃,所以和常见的矛法比起来,有些……怎么说呢,有些难学。”
“赵云不是用枪的么?”刘和想了想道:“你刚才说这是戟法?戟法和矛法有什么区别吗?”
赵逸得意的笑了:“当然有区别。相对于戟法来说,矛法简单多了,只有刺、挑、拨、砸等几种,而戟法还有削、剁、啄、勾种种精妙的手法,只是现在的戟已经和矛差不多,那些手法大多用不上了。”
赵逸见刘和还是一头雾水,便取过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古戟和现在常用戟的草图,详细解说了一下,刘和这才有些明白。赵逸说的古戟是那种带侧刃的戟,现在的戟却只是比矛多了一个刺,其实作用和矛没什么大区别,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法也要简单得多,很多古戟上的用法确实用不上了。
古代戟分戟分马上戟、步战戟、双戟等不同用法,其外观兼有戈和矛的特征(单戟形似汉字“卞”,画戟形似汉字“爿”)。其格击功能实在也是戈、矛的合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奋扬俯仰,身兼五兵之利。追溯戟的产生,当在戈、矛之后。据《管子》载,制戟的祖先是蚩尤,他好兵喜乱,善作刀兵,曾采雍孤准、雍孤山之金以制戟。早期的戟是青铜,战国时才开始有铁戟。
西汉时期,戟的材质和形制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秦代及其以前的戟都是联装青铜戟,而从西汉开始,军队使用的戟都是钢铁制成的合铸戟,这种戟的外形呈卜字状,因此也被称为卜字戟。从记载来看,西汉时,戟是军队的主要武器之一。这些戟的形制大体相同,没有明显区别。长戟一般是双手使用,短戟在使用时通常要搭配盾牌,也有人会双持短戟作战。
东汉的戟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戟枝和戟刺均平直;第二种,戟枝平直,戟刺向枝弯曲;第三种,戟刺平直,戟枝向上翻翘;第四种,戟刺平直,戟枝伸出后明显上翘。
第一种戟与西汉时期的铁戟形制相同,其余三种则是东汉出现的新型铁戟,其中后两种戟的戟援上翘,与过去的铁戟存在明显区别。这种戟援上翘的戟利于叉刺而不利于勾啄。现有研究认为,在东汉时期,戟的用法开始发生缓慢变化,勾啄的功能逐渐弱化,叉刺成为主要攻击手段,当时的不少记录中都有使用戟叉刺敌人的记录。
“既然古戟有那么多的精妙技法,杀伤力远大于矛,为什么古戟却失传了,变成现在这副模样?”刘和不解的追问道。
赵逸一笑:“古戟虽然精妙,但是也非常难练,一来是戟头要重很多,没有足够的臂力很难做到如意,二来那些特有技法要求颇高,如果练得不好,不仅妙处挥不出来,反而会耽误攻击的效果。”
刘和若有所悟的点点头。
“将军,学不学在你,我不强求,说实话,现在能真正用好这种戟法的的确不多了。”赵逸很坦诚的说道:“我建议你学步戟可能更实用一些,河间张家就是只学了步戟,他们家的大戟士现在可是有名的河北精兵。”
刘和一扭头,哈哈大笑:“那可不成,我是步戟、骑戟都要学,一个也不放过。用不上就用不上,至少也是原汁原味的啊。你放心,我学好之后,特意去打一柄古戟,到时候上了战场,往外一挑,就那么特别。”
赵逸忍俊不禁,和刘和相视而笑。
接下来的几天,赵逸向刘和传授了他家传的戟法,刘和现这古戟的用法古然复杂,没有长时间的苦练很难掌握其中的精髓,而且对臂力、眼力的要求都非常高,仅是辨别戟援的方向便不是一个容易的事。矛柄是圆的,不存在方向的问题,戟柄却是扁的,要在动作之中通过戟柲的手感来分辨戟援的朝向,实在是个不低的要求。
另外戟头也要比矛头重上一倍左右,步戟还好一点,双手执戟,戟杆也就是一丈左右,操纵起来虽然有难度,总不是遥不可及,可是骑戟的戟柲长达两丈,戟柲又是有弹性的积竹柲,晃晃悠悠的,这时就能明显感觉到戟头不容易受控制,戟援长不过一尺,要想用援刃推杀或勾杀敌人,这就需要非常精确的距离控制。
如果再考虑到制造这种戟头的工艺复杂程度和成本,那就能明白这种古戟的消亡是意料之中的事了。不过刘和并没有想推广全军,一是成本高,二是这是武将操练,一般士兵还不一定有这样的资质。所以刘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点虚荣心——这古戟法不仅招式精妙古拙,就连姿势都讲古礼,看起来古意盎然,十分有派——倒也不用担心这些区别。
戟法很复杂,纵使刘和有出常人的眼力和臂力,又有着不怕重复再重复的毅力,他依然花了很长时间才初步掌握了赵逸讲解的要领。不过,赵逸却对他的进步赞不绝口,说他简直是神,假以时日,追上赵云应该不成问题,这话说得刘和不免有些自鸣得意。
接着刘和把赵逸编入亲卫营,过几日回到广宁的时候,已是傍晚,走进将军府,便看到沮授、田丰、窦清等人已在议事厅里齐集,等候着他,目光一一扫过众人,特别是在窦清的脸上,他停留良久,直到窦清脸上浮起红晕,低下头去,他才将马鞭甩给刘修,大步走进去,坐在了正中的虎皮交椅上,自己可以有限度妥协,但绝不会屈服,特别是来自于下属的压力,该顶住的一定要顶住。
沮授的脸色很精采,其一是他想不到这一次的事件,刘和居然有如此激烈的反应,居然抛下堆集如山的事务,一个人去了白檀散心,这让他心里有些懊恼,自己对于主公的心理仍然没有把握清楚,刘和到底在想些什么,他始终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可能这便是刘和能让自己死心塌地为他卖命的原因吧,给你足够大的权力,给你足够的信任,但随时也可以敲打你,让你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