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旧宅
桂老夫人回屋里歇息去了。
里头自有青珠与刘嬷嬷伺候,温宴便往前头走。
月洞门前,曹氏正在等她,见她过来,尴尬地笑了笑。
原本,曹氏是担心这两人说着说着又哭起来,才叫胡嬷嬷留心一下,没想到,胡嬷嬷却听了那么一段对话。
胡嬷嬷倒也不是有意偷听,实在是桂老夫人和温宴说话都没有防着人。
那段对话,没有那么亲近和睦,但从气氛来看,好像也没有什么大事儿。
胡嬷嬷甚至觉得,这是祖孙两人的一种相处方式。
曹氏听胡嬷嬷讲了,哭笑不得之余,又寻思着得与温宴说说。
再像个大人,宴姐儿也是个晚辈。
父母都不在了,老夫人话说得直,意思却还得再转几个弯,曹氏想给温宴拨一拨。
曹氏以前也暗自气愤过,这家里上上下下的,最后无人能入老夫人的脸。
连最最出色的长子,都因为娶了个老夫人不满意的妻,被老夫人埋怨上了。
近两年,曹氏慢慢有点懂桂老夫人了。
老夫人就是太要强,所以不甘心。
定安侯府的尽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不是老夫人造成的,她也无法阻止,只能看着那个日子到来。
养了三个进士儿子,偏偏,娶的儿媳妇,出身一个比一个不如。
以前年轻气盛,怨气更大,待年老了,更是拼着一口气求高寿。
如今,大抵是接受了侯府必然的结局,反倒是渐渐平和起来,家里一点儿的“小进步”都能让她欢欣鼓舞。
“宴姐儿,”曹氏牵住温宴,斟酌着道,“老夫人左一个不喜欢、右一个不喜欢,可外头谁要说一个不好,她就不乐意了。”
这其中,自然有脸面的缘由,却也不是全部。
温宴笑了笑,道:“您放心,我知道。祖母那性子,挺有意思的。”
要说与心口不一的人相处,温宴自认经验丰富。
骁爷是话冷心热,别听他说什么,需得看他做了什么。
桂老夫人有些不一样,面慈心善,临安城里数一数二“和善”的老夫人,可她心里的算盘,就不一定了。
可是,即便是那么长袖善舞的桂老夫人,也会在今时今日说出“将就将就”的话来。
同样的,不能光听,还得看。
桂老夫人的本意是在示好。
交流好书,关注号.。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祖孙两人已经“合作”过好几次的,顺利又愉快,老夫人会那么说,也是相信温宴不会听岔了她的意思。
曹氏听温宴一说,也笑了声:“也就你会说老夫人有意思。”
温宴莞尔。
曹氏拍了拍她的手,左右看了看,压了声音道:“人嘛,总有优点,也会有缺点,老夫人毛病不少,却也没到无可救药的那步,你想得转,自然最好。”
温宴又是一通笑。
如曹氏所言,桂老夫人有很多不对的地方,可大抵是两辈子间,腌臜事情看多了,比起“坏”,更容易去看人身上的“好”。
两人说完,回到前头。
待上了马车,温宴便与霍以骁说着桂老夫人:“如此看来,骁爷与祖母挺像的。”
霍以骁睨她。
车子进了家门,黑檀儿跃下了车,一下子没了踪影。
霍以骁看了眼黑猫消失的方向,哼笑了声。
小狐狸逗他就跟逗猫儿似的,若他与桂老夫人相像……
指不定在燕子胡同,小狐狸也拿老夫人当猫儿逗。
啧!
因着平反的圣旨已下,衙门里走了章程,将温家旧宅与夏府的契书重新办妥,交给了温宴。
温宴去了温家。
这一次,她不用再翻墙而入了。
她撕开了门上的封条,推开了大门。
之后的几天里,温宴一直带着人手在收拾两家院落。
燕子胡同那儿,曹氏来看了一回,留了胡嬷嬷等人给温宴帮忙。
温宴摸着掉漆的柱子,与曹氏道:“等整理好了,下回章哥儿他们进京,我们就不用再租别家小院了。”
曹氏亦道:“我们原先没有来过这边,不知道东西怎么摆、怎么放,你只管交代胡嬷嬷,等章哥儿来了,给他一个惊喜。”
胡嬷嬷干劲十足。
再说夏家那儿,温宴越发抓紧了些。
当年定罪,外祖父、舅舅、表哥们掉了脑袋,也还有小外甥、外甥女跟着表嫂们流放关外。
如今改判,他们也能回到京中来,恢复平常生活。
前世,温宴有银子帮助他们打点时,他们已经在关外吃了很多的苦了,那些银子救回了年幼孩子们的命,但到底是童年亏了根基,体弱多病,请太医调养,都很难养回来。
这一辈子,温宴尽早打点了,现在又能回来,少吃这么多年的苦,想来能更康健。
温宴要在他们抵京之前,把夏家都整理出来。
这一日,一辆马车缓缓入京,停在了这座刚刚有些生气的宅子外头。
车把式放好了脚踏,车帘子撩起,一位中年人从上头下来,又转过身去,伸手搀扶车上另一人。
那是一位高龄老人。
他颤颤巍巍地从车里出来,等落了地,抬头看着悬在门上的匾额,一时间湿了眼眶。
这位老人,就是高方高老大人了。
熟悉的“夏府”,却又不那么熟悉,让他心潮澎湃。
温宴正在里头整理,听闻高老大人到访,赶紧提着裙子小跑着迎出来。
“您怎么来了?”温宴笑着问。
高老大人叹道:“老友平反之时,我怎么能不来看看?”
那位中年人笑着道:“父亲听说平西侯府昭雪,说什么都要进京来,不止来了,还带来了老太傅最喜欢的芸豆糕。”
温宴扶着老大人往里走。
高方的体力支撑不了他走太多的路,只在前头院子走了走,与温宴说了些从前与夏太傅之间的趣事,也说说他记忆里的这宅子,是什么模样。
等看得差不多了,高老大人道:“趁着天还亮,再去千步廊转转吧。”
高方的儿子劝他再休息休息。
“不碍事,”高方摆手道,“我已经是风烛残年了,这次再返沧州,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进京来了,趁着来了,多看看,多走走,多见几个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