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回 张燕西走太行山
张郃和吴匡带着挡住了黄巾军的进攻,坚持了大概一刻钟之后,黄巾军差不多都冲到了汉军附近。隐蔽在旁边的刘充立刻将描金戟一指,对着身后的骑兵喊道:“随我冲锋!”
说着他就当先冲了出去!
“冲锋!”宋全、张绪、单经跟着喊出来,紧随在刘充身后。
“杀!”四百骑兵也跟着冲了起来,跟着刘充身后,冲向黄巾军的后翼。
骑兵冲到了黄巾军三十步的时候,黄巾军才发现不对劲,但是想要调转矛头,已经来不及了!
刘充当先冲进了进去,手上的描金戟一划,就斩杀了一个黄巾兵。连续突刺,一下一个,很快就杀出了一个缺口出来。后面的骑兵也冲进了黄巾军的后侧,在宋全、张绪、单经等人的带领下,分成四队冲进了黄巾军当中。
黄巾军被骑兵突击,立刻混乱了起来。没有人想要死,很多人都丢掉了长矛,向两侧逃跑。而前面正在和张郃、吴匡交战的黄巾兵也不由得担心被从背后攻击,分心向后进攻。
吴匡从军也有十多年了,看到黄巾兵分心,立刻大吼一声,“贼军败矣,杀!”
与此同时,张郃也大喊了起来:“都尉来了,反击!”
刘充的手下听到了张郃的喊声,各个都气势大增,王彦章手持短矛,另一只手持盾牌冲了出来!他手上的短矛只有一丈长,用一只手就能舞动。他用盾牌扛起黄巾兵的长矛,冲到了距离黄巾兵附近,手上的短矛立刻刺出,刺进了黄巾兵的胸口。
在古代长矛分三种,一种是三丈矛,野外防守骑兵或者守城的时候使用;一种是丈八左右,在野战列军阵的时候使用;一种是一丈左右,是野战进攻的时候使用。
不过一丈长的短矛黄巾军很少使用,因为这种长矛太短了,他们使不好。不只是他们,就是一些当兵时间短的汉军都用不好,因为用这样的短矛都需要常年联系。这种短矛使用比较长的时候是在五代以及北宋以后,因为那时候盛行野战,很多人从小就舞枪弄棒。也是这个时候,也是武术普及到了全民,在此之前武术一般都只在世家以及军中流传。
但是王彦章却发现他更加擅长使用短矛,所以就将自己的武器换成了短矛。他冲进黄巾军当中,短矛连连突刺,几下就杀死了四五个黄巾军。
黄巾军看到王彦章如此勇猛,心中不由得恐惧了起来,加上身后的骑兵威慑,不少人扔下长矛就跑!
张郃和吴匡等人也带人猛攻,大部分的黄巾军都选择了逃跑,那些不逃跑的黄巾军也只能被带着逃跑。
整个黄巾军都混乱了,所有人都在逃跑,转眼间黄巾军就溃败了!
刘充带着骑兵将黄巾军追杀到了他们的军营前面,一直到黄巾大营当中有人出来接应,才引军回营。打扫完战场之后,这一战杀死黄巾军一千多人,抓捕黄巾军将近两千人。
汉军每天都在进攻黄巾军,一天杀死两三千人,不断地消磨着黄巾军的实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宝却没有一点担心,他手上还有多达二十万的大军,几千人的消耗太少了。但是有识之士都知道,这样下去再多的军队都经不起消耗。
张燕就是这样认为的,看着每天黄巾军都在损失大量的人手,这样下去黄巾军肯定会败亡的!他召集了自己手下,对他们说道:“太平道已经无所作为了,我们不能留在这里跟着他们一起送死。”
他的心腹张白骑问道:“将军,我闻听刘长恭已经到了下曲阳,我们不报张公和雷公的仇吗?”
张燕看了他一眼,张白骑口中的张公便是张牛角,他和张牛角、张雷公是同族,所以才会有此一问!此三人都是骁勇之人,正是因为张白骑和张雷公支持张牛角,张牛角才成为了将军。在张牛角死后,张白骑支持张燕,张燕才继承了张牛角的位子。
张燕拉着张白骑说道:“此时已经不是考虑私仇的时候了,我等再不离开,只能跟着张宝一起被汉军消灭了!”
张白骑看到张燕言辞恳切的样子,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听将军的!”
张燕说服了张白骑,立刻就召集了所有人,告诉他们:“张宝败亡已经成为定局了,我们不能陪着他死在这里。我决定带兵向西去,上太行山。”
诸部将互相看了看,这对他们来说太过于意外了。现在张宝还有二十万大军,张燕就怎么说张宝不行了呢?
张白骑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道:“我同意!谁要是不同意,就留下来好了!”
诸部将一看张白骑都同意了,立刻纷纷表示同意。
张燕看到所有人都同意了,立刻让他们回去准备,然后连夜撤走!他带兵沿着滹沱河向西撤走,经过他的老家真定,西上蒲吾进入太行山。
太行山自古以来就是难以征服的大山,方圆几百里,能够躲避人的地方太多了。而张燕的家乡就在太行山下,他对太行山很熟悉,退入太行山之后,他就可以轻松的找到很多躲避的地方,摆脱汉军的搜剿。
张燕带走了四五万人马,这对张宝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现在黄巾军都内部都人心惶惶,张宝没有办法之下,只能派人进攻汉军大营,想要一场胜仗来提振士气!
于是他派了刘石进攻西面、派了郭大贤进攻东面、派了黄龙进攻南面。三人每人都带着三四万军队,同一时间杀向了汉军大营。
黄巾军的进攻有一些突然,让汉军上下都感觉有点意外。不过汉军大多数都经历了大量的战争,所以反应很迅速。
刘充也将连忙让张郃组织守营,他自己召集了骑兵,准备随时进行反击。
“触发任务:守卫营地。张燕的离开,让张宝不得不进行反击,防守住黄巾军的反攻,获得c级特性选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