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十八回 守蓟县里应外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程远志将怒火的发泄到了邹靖和刘备等人的身上,带着大军直接扑向了邹靖大军。邹靖等人看到了程远志率大军前来,只能先行撤退,先返回到了桑水西岸进行休整。
    安营驻扎了之后,邹靖清点了人马,发现他的两千人就只剩下一千二三了。有好多人都被黄巾军打散了,不知所踪!
    刘备伤亡也很多,他的五百兵马还剩下三百多,其余的不是死了,就是不知所踪了。好在之前刘备还有一些俘虏被他安置的很好,没有被黄巾军救走。他立刻将俘虏当中的青壮收编,让他们加入自己的军队,才回到了五百多人。
    刘充进城之后,让宋全跟着守军安置好自己人,他带着王琦和程名两人去拜见长官!
    “鄚县刘充刘长恭拜见两位使君!”
    使君是汉末时期对于郡守、刺史以上的高官的正式称呼,主公这个称呼在历史上其实是诸葛亮等人发明出来,专门用来称呼刘备的。是因为当时曹操成了魏王,刘备作为对抗曹操,地位不能弱于曹操啊!所以他就称了汉中王,不过再举行仪式之前,他还是比曹操弱啊!所以他的手下就想出了主公的这个称呼,来称呼刘备!
    不过后来,这个称呼就被所有的主君使用了,到了罗老先生写演义的时候,就所有人称呼主君都叫主公了!
    讨论这个对不对,暂时也没有什么意义,反正刘充也没有想要叫其他人主公。
    郭勋和刘卫看着刘充,他们显然没有想到刚刚杀进城的义军首领竟然是一个少年。刘卫听到刘充姓刘,不由得问了一句:“长恭,你家住鄚县,可是和河间王有血亲?”
    刘充回答道:“家父乃是孝穆皇之孙!”
    刘卫一听,立刻欣喜的说道:“原来是贤侄!“
    刘卫也是汉室宗亲,不过却是赵王一脉的,是现在的赵王刘赦的堂兄。东汉最早的赵王是光武帝的叔叔,被封后其国一直持续到了汉末,建安十八年被改封博陵,最后魏代汉时为崇德侯。
    不过现在赵王一脉还算风光,出来从政的除了刘卫之外,还有几个担任县令,显出落寞之势。
    所以听到了刘充是河间王一脉,立刻对刘充表示了亲近之意。不冲别的,就单凭刘充能够冲杀进城的壮举,就注定了刘充日后的地位。
    刘充怎么也算的上是陛下近亲,就算陛下再死要钱,也不会对自己家人要钱啊!说不定还的倒搭很多。
    郭勋也不是笨人,他对刘充问道:“长恭现在身居何职?”
    刘充答道:“充现为白身!”
    “广阳县尉前几日战死,不如长恭暂代县尉一职,负责蓟县防守如何?”
    刘充犹豫了一下,说道:“使君,我是客军,若是充当主官恐怕难以服众!”
    郭勋摆手说道:“长恭此言谬矣!长恭乃是汉室宗亲,到何地都是主军,无需担心其他。我会亲自在将士面前说明,长恭只管放心指挥就好了。”
    “既然如此,充便却之不恭了!”刘充立刻领命,虽然是暂代,但是却掌握广阳的兵权,他当然愿意了。
    郭勋立刻召集了广阳还能作战的士卒二百多人,宣布了对刘充的任命。刘充对这些人抱拳说道:“诸君守卫蓟县劳苦功高,刘充很想和诸君并肩作战。只是还请诸君暂时歇息,饱餐一顿,等明日再来守城,广阳暂时就交给我们就好了!”
    这些将士已经奋战二十余日,一听到可以休息了,不少人当时就跌坐在地,呼呼大睡起来。
    他们是真的疲惫了,刘充将宋全招来,轻声说道:“你先带人上城墙防守,就按我们在鄚县时候布置,尽可能的收集物资。”
    宋全走好,刘充有对王琦说道:“去取些被褥和车马来。”
    不一会儿,车马被褥被取来,刘充亲自带人把被褥铺好,将那些睡着的将士抬上车,然后拉回军营安置。
    安抚了广阳县兵之后,刘充这才登上城墙准备物资。
    第二天一早,黄巾兵就开始攻城。刘充直接让人开始烧开水,城上能够守城的物资已经不多了,能够节省一点是一点。
    刘充砍翻了一个登上城墙的黄巾军,看到开水烧开,立刻让人向下倾倒开水。
    漫天的开水从城上浇下来,黄巾士卒立刻被烫的撤开。很多人都捂着脸在撤退,有的甚至捂着眼睛从长梯子上跌落下去。
    城内防守起了效果,城外邹靖也和刘备分兵,城墙四面进行骚扰。
    这一次邹靖等人是一击就走,根本不和黄巾军交战太长时间。特别是弓箭手和骑兵,都是远远的射箭,黄巾军追来了就撤退,不追过来就继续用弓箭射击。
    黄巾军虽然也有不少的弓箭,但是擅长射箭的人太少了,都被派到了城下掩护攻城。
    那些不擅长射箭的弓箭手,离城墙远了,可能都无法将箭矢射上城墙。离得太近了,就会被城上重点攻击。几次三番下来,黄巾军当中的弓箭手就被打废了,换了一茬又一茬。
    广阳县兵休息好了之后,也上城墙参战,发现这些义军虽然没有什么章法,但是却都很勇敢。
    黄巾军登上城墙之后,这些义军就会立刻一拥而上,将黄巾军砍死,勇猛异常。
    广阳县兵看到这种情况,立刻加入战斗。他们守城经验丰富,立刻告诉这些义军该如何防守。
    有了广阳县兵的教授,义军很快就掌握好了守城的节奏,什么时候砸滚木礌石,什么时候浇开水,什么时候可以放人登城,这里面都是学问。
    刘充也跟着这些县兵学习到了很多,他本来以为守城只要将敌人当在城外就好了。但是却不想守城还是需要适当放几个人登城。
    敌人登城,必然士气高涨,此时将其斩杀,其士气必然低落。如此涨涨消消几次,敌人的士气就很难再长了,这很符合曹刿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理论。
    由此可见,人生处处是学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