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50章 八百里钢钳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张运开扒开眼前的树丛,将150步外的一队绿营兵套进准星。
    在他身边,有8名士兵做出同样的动作。
    绿营兵大概有百余人,少部分人持械警戒,大部分围拢在几个火堆周围,烤着什么动物的尸体,看上去很是兴奋。
    那是一队出来砍柴伐木的绿营兵,在鞑靼军中,绿营兵不止是作战部队,更是运粮、砍柴、取水、打下手的苦力。
    这些事情八旗大爷是不会干的,只能辛苦绿营兄弟了。
    张运开扣下扳机。
    击锤夹住燧石重重擦在击砧上,冒出一团火花,击砧向下运动的同时顶开药池盖,火星引燃发射药,子弹飞出来复枪的枪膛。
    队长张运开打响了第1枪,几乎在同时,这个来复枪小队其他人也都对各自的目标开火了。
    对面的绿营兵倒下一片,一旁用望远镜观察的少年兵报告说有两人中弹。
    第1枪命中率大约为20%,张运开非常满意。再装填,用力捣了捣通条,让子弹变形得更剧烈。
    第2枪就不好打了,绿营兵被来复枪折磨了半年,大约都知道怎么寻找掩体躲避。
    射击已经很接近山西绿营驻地。
    经过姜镶反正一役,山西绿营兵力不强,通省绿营不过2万兵,这次出兵5000,抽调大同镇、太原协、巡抚标营诸部,由大同镇总兵彭有德统一指挥。
    张运开和他的小队每人打了6枪,见难以再取得战果,收枪走人。
    识字的少年兵在小本子上记下今天的战果,打中8名绿营兵。虽然确定的战果只有一半,但这不妨碍张运开向上多估计一些。
    半年来,张云开的小队一共取得的213个战果,其他小队的战绩大体类似,相差不远。
    整个博白、玉林前线,来复枪部队有300多人,大部分枪是各部队自己花钱买来的。
    张运开的小队是其中一员,除了来复枪手,小队里还有20多名装备其他武器的士兵。
    为了便于山地行军,士兵没有装备盔甲,有人带了鸟枪和腰刀,有人则是弓箭,还有带手枪、腰刀,背着藤牌的肉搏步兵,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惯走山路。
    战绩中即便只有三分之一真实存在,来复枪部队也杀伤了近2000敌兵。
    慢性放血的战果堪比一次小规模会战,对张运开来说,这种战斗任务其实与他未参军时在山里打猎类似。时间久了,他甚至觉得北方的绿营兵还没老虎来得危险。
    在接触早期,绿营兵被来复枪兵伏击后还敢冲过来反击,可惜山地望山跑死马,直线距离1,200步,换成山路三四倍不止。
    山地步兵走山路的速度比北方的绿营兵快多了,山西的绿营怎么也追不上。等绿营兵吭哧吭哧爬过来,伏击的小队在山上三窜两窜,早跑没影了。
    如果追兵数量不多,小队甚至可以再打一次伏击,他们带的肉搏步兵就是干这种工作的。
    时间长了,绿营兵也适应了,他们应对的方法很简单,不会出营地太远,出营即抱团。
    砍柴伐木都是百把人一起走,如果遇到伏击,以最快的速度趴下,绝不探头。
    这确实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伤亡,张运开初期出任务,运气好一次能杀2,30个,现在战绩下降到个位数,这经常让张运开感到遗憾。
    张运开不知道,他们的作战行动,最受司令部重视的并不是杀伤了多少绿营兵。
    多杀几个人,这当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山地猎兵部队极大压缩了敌军的活动范围,降低敌军出营频率,损害敌军对外界的感知力。
    就如同当年在北方战场,鞑靼人打赢绝大多数散兵战和小规模骑兵战,迫使明军只能扎堆抱团,即便不是聋子瞎子也变成重度近视眼。
    松锦一战,十余万大军直到皇太极的援军压到距离战场一天的路程都没发现,只一个晚上就被鞑靼人夺了补给基地,切断后路,从而炸营。
    这在战争史上是极为笑柄的战役。
    联邦军校每每把松锦之战拿出来讲课,学员们在惋惜之余,都会发出一阵讪笑声,嘲笑明军羊拉屎般的自杀布阵。
    明军这么做当然有其原因,萨尔浒之战和其后的辽沈之战,明军敢于分兵,结果被鞑靼人各个击破,其后明军每每选择抱团找死是一种恶性循环。
    分散部署军队从来不是错误。
    岳飞在绍兴北伐,他不到10万,可能只有8万,以步兵为主的军队,面对完颜宗弼10万金军,其中约3万铁骑,在大平原上控制了西北至洛阳,东南至泰康,弯弯曲曲,长达300公里的战线。
    岳飞两次准确预判完颜宗弼的主攻方向,并部署他数量并不多的机动部队,一方面当然是岳帅实在天才,另一方面是面对类似的敌人时,控制了广阔战线的宋军感知力比明军强太多了。
    明军那种敌军主力压到眼皮底下还不知道的事,在岳飞的部队绝不可能发生。
    决定性的会战只有那么几次,在大部分时间里,军队都处于小规模接触中,一支被外围战打成瞎子和聋子的部队,获得野战胜利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那需要天才的将领和逆天的运气。
    战场面积,战线长度往往受客观条件制约,军队作战地域远不止会战地点那一小块,控制的战场越大,感知力越强,获得战略性优势的可能也就越大。
    若要在主战场集中更多的部队,那么在次要战场就必须以尽可能少的部队控制尽可能大的战场。
    诚然,军队可以利用天然地形、要塞工事、自然气候、战场补给条件等等诸多因素来实现这个目标,但最关键的还是小规模战斗中体现出来的战术优势。
    一般的地形,普通明军小队战完败于鞑靼人,有组织的山地战可以拉平差距,而来复枪部队的意义在于让明军获得了从未享受过的战场感知力。
    摆在李来亨和钟文信面前的战场近乎透明。
    敌军主力位于面积略大的玉林盆地,完全包围了玉林城。另一部基本包围了博白县城,但不能完全切断博白与后方的联系。
    玉林城周围,有相对落差几十米的丘陵地带,那并不会给军队行动带来太大障碍,更重要的是玉林盆地四周的大山,海拔约在千米左右,那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山地猎兵依托大山向盆地出击,压缩敌军活动范围。战场上,确实是鞑靼人包围了城内的明军,但鞑靼人对周围的山区几乎一无所知。
    天门关确实是南、北流江最主要的商路,但道路远不止天门关一条,徐霞客在这一带游历时,就没经过天门关。
    明军从未守住天门关,鞑靼人也不行。
    山地战的特点不同于其他战场。在山地里到处是阵地,而且非常坚固,对这种阵地就不应当强攻。
    山地战的艺术在于从敌人两翼,或从敌人后方占领阵地,迫使敌人前进攻击。如果敌军不战而退,那也能通过追击达成更大的战果,如果敌军后退另建新阵地,重复以上过程。
    山地战不利于进攻,即使在攻击战中,作战艺术也在于只进行防卫,而逼使敌人采取进攻。
    换句话说,是以战役层级上的进攻,获得更有力的位置,迫使敌军在战术上进攻,这需要通过机动来实现。
    鞑靼指挥官济席哈是宿将,敌军各个营地彼此间联系很好,西侧翼通过山谷延伸至兴业县,与浔州相连,东北侧翼通过天门关,与北流县相联系,南北流江的水运是济席哈主要兵站线。
    东侧翼?
    空的。
    参谋部据此草拟了作战计划。
    按计划,琼州旅给钦州解围的同时,留在廉州的那个营护送船运辎重和重炮先行出动,进抵廉州与博白间的沙河巡检司堡。
    主力在钦州之战后,追上辎重部队,然后向给博白攻击前进。
    在博白,琼州旅组建一个支队,以1个步兵营为基干,加强1各掷弹兵连,2个山地步兵连,携带3门驮运轻榴弹炮,3门驮运的3磅炮,沿南流江支流鸦山江河谷向东横向机动至陆川县,然后向北,大体沿六麻河—北流江前出至北流江,切断敌主要兵站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